返回第131章 洞房花烛之夜(第1/3页)  草根选调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钟国正越来越喜欢听各种民间故事了,听唐雅正说想起了王啸辉的故事,立马就来了兴趣,问唐雅正:“哄么故事?唐主任,给我们讲来听听。”

    唐雅正说道:“去年调整班子的时候,上槽洞公社的蒋贵华平时喜欢舞文弄墨,组织上就把他调到县文联当了一个副主席。文联原来只有一个党员,就没有设立党支部,党员关系挂靠在县文化局机关党支部。”

    “由于他和县文化局不熟悉,调去快半年了,党员关系一直没有转好。县文化局机关支部书记是一个女同志,一次通知他参加支部大会。他走进会场,问清楚支部书记是谁后,就走上主席台,紧紧地握住女支书的双手,动情地对女支书说,妈妈,儿子找了你半年,今天终于找到了你了!”

    “文化局机关党支部有十多个党员,大部分的人不认识蒋贵华,听他这么喊女支书,大家都大吃一惊。女支书三十来岁,儿子只有几岁,现在哪么拱出这么大的一个儿子来嘎了?女支书也不认识蒋贵华,被他握着手,又叫妈妈,更是莫名其妙,呆呆地站在那里,一时傻了。整个会场就静得连掉一片树叶都听得清清楚楚。”

    “蒋贵华见大家这样,就不紧不慢地说,你们这些党员同志,哪么没有一点党的意识!我们平时唱歌讲话,总是把党啊妈妈挂在嘴边。既然党是妈妈,我们党员就是妈妈的儿女,她是我们的支部书记,她不是妈妈是哄么啊?我叫她妈妈难道叫错了吗?”

    “蒋贵华的一顿解释,把大家笑得前仰后翻,捶胸顿足!从此之后,女支书就有了一个妈妈的称呼,蒋贵华就有了寒州一绝的叫法。所以,小曾,你以后可不要随随便便的就说,我找到了组织,我找到了组织。组织那可是有辈分之分的哦,是不能随随便便就可以叫的。”

    大家听了,也都大笑不已。四人一路说笑着就来到包厢,胡云欢、李爱琳、赵靓和张三贵已经等在里面了。李爱琳、赵靓虽然是县文化馆的,却并不认识钟卓然和唐雅正,她俩和胡云欢三个女人自顾自的谈得很开心,笑声连连。看见钟国正他们进来了,只和钟国正打了一下招呼后,就又在一起说笑起来。

    钟国正见状,马上把钟卓然和唐雅正介绍给他们。李爱琳、赵靓这时才瞪大眼睛,和他们握手打招呼。

    钟国正就和她们开玩笑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有文化的女人凑在一起啊,更是戏上加戏,连笑声都是艺术的。”

    胡云欢随之告诉钟国正:“文化局和文化馆都同意了,赵靓明天就可以去大历县大队,辅导那些管弦乐队成员了。”

    钟国正听后,很高兴地说道:“那今晚,我们要好好的敬你们几杯酒,感谢你们对大历县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男女一起喝酒,气氛总是特别的活跃。酒过三巡后,一直比较严肃的钟卓然,也放开了许多,对大家说道:“你们四个女同志,都是读了书的,有文化的女同志,一般都是文艺青年。我就讲一个姑娘妙对戏秀才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南州的郡。南州郡有一家境殷实的人家,请了一位穷秀才教私塾。东家的儿子也在私塾中读书。一天,这位秀才教学生对对联,信口出了一个上联:有客打床惊我梦。要求学生对出下联,并在第二天交卷给他。”

    “夜深人静,小东家姐姐问,这时了,你哪么还不睡?”

    “小东家正在在灯下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可哪么也找不出句子作下联。听到他姐姐就问,就哭丧着脸,把情况告诉了他姐姐。他姐姐听后说,你赶快去睡觉,下联我替你对。”

    “第二天,小东家将姐姐对的下联,交给了秀才。秀才展开一看,是:无人伴寝度春宵。”

    “秀才虽然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但还没有结婚,得知下联出自自己学生的姐姐之手,以为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