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3/4页)  中国大形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产总值40%的产品用于出口,但这些产品的增加值其实并不多,中国出口产品占我国总产品的比重其实并不大。上面两种论调,很大程度上就在这种误解下产生的。

    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并不掌握全部的产业链,我们只是产业链的一小部分,比如我们进口一批零部件组装后再出口,这时计算出口是按整个商品的价值计算,而计算增加值是按商品价格减去零部件的价值计算,比如中国贴牌生产苹果mp3,中国只赚取5美元的组装费,这也算中国的产能吗?中国产能过剩其实没那么多,也就20%左右,中国出口苹果mp3流失的也不是中国财富,因为中国只是进行了一些手工组装而已。

    将外汇等同于财富流失站不住脚

    持“财富流失论”的人还认为中国的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是用中国的财富换来的,其实这种说法更不靠谱。中国外汇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商投资,而另一部分为“热钱”,剩下的才是贸易顺差赚取的外汇。因此直接将外汇等同于财富流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出口是为了平衡进口

    以前我们喜欢说中国地大物博,但现在放眼世界,才发现我们在能源、矿产等方面都非常贫乏,比如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4.4亿吨,占中国铁矿石需求的50%以上,而2009年我国对国外铁矿的依赖度已经达到75%左右,铁矿石是我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须的原材料,而国产矿埋藏深、品位低,基本上很难打破进口矿的垄断局面。

    目前我国铁矿石,贫矿占总储量的98.4%,而巴西矿、澳矿的品位则普遍高达56%67%。现实情况逼迫我们把贫矿当富矿用。铁矿石只是一个例子,此外,我国的石油进口也即将达到50%,天然气也需要大量进口,其余铜矿等也需要大量进口,而随着我们经济的增长,这些进口都将大幅度增大,这些进口都需要加大出口才可以平衡掉,不然我国将会出现大幅的贸易逆差。

    产能过剩是结构xìng过剩 不能用来反证内需不足

    可以预见,在将来我国的出口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还会加大。中国的产能过剩属于结构xìng过剩,而非整体xìng过剩。比如中国在资源、能源以及高科技产品的核心零部件方面都严重的产能不足,因此产能过剩这一笼统的说法根本就不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实质,那么用产能过剩来反证中国内需不足的观点就更是站不住脚。中国的服装、玩具确实存在产生过剩,但是这些产能过剩靠内需能够解决吗?中国学者太喜欢依靠数据做决策,而这些数据根本就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的全貌,因此根据数据分析经济的学者,提出非常荒谬的逻辑也就不足为怪了。

    扩大内需在中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将“扩大内需”作一个反经济危机措施是完全正确的,比如华尔街金融危机后,中国提出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消费税减半等措施,是完全符合时宜的。但要想靠这些措施来实现经济的长期高增长是完全不可能的。

    消费型国家倾向值得警惕

    值得警惕的是,在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也有人趁机推销“消费驱动型”增长理论,企图将中国变成美国式的高消费国家,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靠高消费实现高增长的,而高消费导致经济危机的情况却比比皆是。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之所以持续那么长时间,就是因为过度消费所致。而2008年bào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之所以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危机,也是过度消费导致的。

    真正的扩大内需应该是建立在民众收入增长和社会贫富差距缩小之上,这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之道,而民众收入增长归根结底需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贫富差距的缩小则需要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各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