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2/4页)  中国大形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工资占比的下降。

    企业主剥削导致工人收入下降

    另外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公有,企业盈利主要用于企业建设,而现在企业归私人所有,企业主都要求利润,因此必然刻意压低工人工资,也就是*所讲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公有体制下,工人的剩余价值归工人所有,私有体制下要被企业主剥削掉一部分,这也是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要观察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数据就可以印证笔者的观点,比如中国在1996年劳动者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尚为,可以说是相当高。而从1996年后,中国劳动者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是因为中国从1996年开始了国企改革,中国经济中的国有成分从1996年开始逐年下降,与之伴随的就是劳动者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导致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头号原因。

    2、国际产业链剥削导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

    我国有很多企业从事出口加工行业,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产品,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能够控制的是利润最微薄的制造环节,而其他高利润的环节都被外国企业掌控。这样在国际产业链的层层剥削下,我国企业利润微薄的可怜,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工人的劳动报酬也不会高 。

    3、高投资率导致劳动报酬占比低

    众所周知,保持一定的高投资率是一个经济体不断成长的重要保证,国家的投资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企业投资来源于企业利润。不论是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企业的利润归根结底都来自于企业收入,而如果这两部分大了,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必然会降低。

    我们处于经济的高增长期,这种高投资率是良xìng的,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不可能大幅提高。

    4、能源与资源不能自给也是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的另一重要原因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投资的资金会通过价值链转化为劳动收入。但是中国投资的劳动价值链并不全部留在中国,而是有一部分在在国外,比如现在搞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各种各样的机械完成,而机械作业需要消耗大量的油料,投资资金大部分都是用在了购买油料上,如果我国的石油可以自给的话,那劳动收入就留存在中国。但是我们的石油主要是进口来的,我们的投资大部分都转移给了国外的石油企业,这也就是我国投资率越高,劳动者报酬收入占GDP比例越低的原因。投资所处的行业大部分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产业,而我国在资源与能源方面均不能自给,我国的石油和铁矿石均大幅依赖进口。如果我们这些投资全部用到制鞋、玩具等行业,那不仅可以带动很多人就业,也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收入在GDP的比重,但这些企业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我们以在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挖掘机为例子,一台挖掘机每小时耗油约12升左右,以6元/升计算,则每小时耗油成本为72元,基本上相当于机械cāocāo作人员一天的工资,如果以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来算,那么有八分之七的成本转化为了石油成本,八分之一为劳动收入,而这八分之七的用油成本,大部分都转化为了国外石油企业的财富。

    5、统计口径有问题

    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征税少,西方国家都是典型的高税收国家,在北欧税收高达民众收入的三分之二;西欧等国家税收占到劳动者收入的50%左右;即使在美国税收也占到劳动者收入的30%左右,因此他们劳动报酬占比虽高,但经过征税后也没有那么高,中国虽然低,但中国的税收也少。

    总之,中国经济从国有企业为主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