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3/4页)  中国大形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转轨改制,是造成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现状、资源能源不能实现自给以及中国对国际产业链缺乏控制,是劳动报酬占比低水平徘徊的直接原因。

    六、中国高增长背后的GDP泡沫

    第六节 中国经济的十大误判之五

    中国高增长背后的GDP泡沫

    劳动生产率、货币升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60多年,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即使与亚洲四小龙比起来也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国不能再满足于高增长的虚幻,其实只要我们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将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同期情况进行一些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实际情况与我们想象的太不一样,就会发现我们的经济增长率并不高。

    中国经济增长率其实并不高

    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高还是低,我们一定要选好参照国,我国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也不能与那些政治混乱,不注重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比。我们一定要与那些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或是发达国家的高速增长期进行比较,如果我们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高速增长期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快。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但是由于当时农业占比较大,如果单算工业经济增长率,应该在年均10%以上;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到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这是以人民币计算的结果,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大幅贬值,如果采用美元计算,那么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这一数据要低的多。

    日本的高增长时期是从1955年开始的,日本从1955年到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而神武景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2%以上,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1961年至1970年”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可见日本一直是高速增长。

    亚洲四小龙高速增长时的经济增长率在也10%以上,且年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的年份非常的多。比如台湾在1964年到1987年的23年高速经济增长期中,有12年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有8年在11%以上。而我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的年份非常的少,即使超过10%,也只是刚刚超过,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并不高。

    中国货币购买力一直是负增长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我们并不关心CPI是多少,也不关心汇率是多少,我们关心的是自己拥有的货币或存款的购买力。如果价格涨幅超过了工资涨幅、那明显意味着货币购买力变小。如果我要买房子,那货币的购买力显然也要被房地产价格衡量。

    在经济统计中货币购买力的升降,对内以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对外则用汇率来衡量,然而这两项数据与普通百姓的感受相差太大。

    我们需要放到改革开放30年的大过程里去从1978年开始。

    那个年代有很多代表xìng的数字,1978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元,年平均工资为615元,如果家庭某个成员达到这个职工工资水平,就可以养活一个家庭。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CPI指数,到2009年11月,CPI在这30年零11个月里,累计增幅为倍。按照这个指数,大家目前月平均工资元就应该可以实现1978年元工资的购买力了。但事实是,元还达不到2008年北京市的低保水平(每月390元)。

    从某个单一物品的价格对比上,更能说明问题。南方基金高级研究员万晓西做过一项统计,他从《北京志•物价志》、《上海价格志》、《广州市志•物价志》等资料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