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一定的应对经济风险的战略战术和增强我们的抗风险能力,笔者将保障中国经济安全所应该采取的措施分为三个层次:
表面层次 掌握经济战的战略战术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增加,我们在商业、贸易、金融等领域的风险日益增加。对于一些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我们总是将他们看作“老师”,而他们则将我们看作是“养肥的牛羊”,等吃了大亏,我们又开始感叹为什么“老师总是欺负学生”。解放前是这样,改革开放后这样的悲剧又在上演,以银行海外上市为例子,我们请一些国际投行承销股票,而这些投行却频繁贬低中国银行,将中国银行说的一文不值,而他们则地价大量购买中国银行的股票,这样的例子还有套期保值业务,国企好像是保值,实际上是落入了人家的圈套。
中国现在是世界金融战的最大受害国,我们在银行海外上市、国企海外上市,对外投资,次债危机和华尔街金融危机、国际资源价格大涨价等事件中都损失巨大,这些损失都是真金白银,都是人民的血汗,只是这种损失比较隐蔽,而不容易察觉,而且损失的直接受害者以国家和以企业为单位,普通民众只是间接受害者。中国现在也有不少人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有实战经验的人还比较少。
中等层次 实行经济的稳健增长
1、对内有储蓄
储蓄是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企业进行投资的资金大部分都要靠银行贷款,而储蓄的规模也就决定了贷款的规模,日本、亚洲四小龙都是在国内高储蓄率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
美国在1927年以前的大发展时期国内的储蓄率也是非常高的,自从1927年分期付款的信贷消费风行之后,美国的储蓄率开始下降,紧接着bào发了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一直到二战bào发才走出经济萧条。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滞涨,里采取了提高利率,以鼓励储蓄和投资的经济政策,才使美国走出了滞涨的泥潭。而小布什上台后,奉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重消费、轻投资的经济政策,结果又bào发了经济危机,我们盘点一下美国的经济发展史就可以看到,只要一走上低储蓄、高消费的道路就必须导致经济危机,而要摆脱经济危机就必须要靠鼓励储蓄和投资。
其次拉美和亚洲四小虎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国内储蓄不能支持其经济投资,而不得不大举外债,最后导致经济崩盘。
2、贸易顺差,有一定的外汇储备
足够的外汇储备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所必须的,而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由贸易顺差和海外投资,国家的外汇储备必须依靠贸易顺差,靠海外投资是靠不住的,阿根廷和亚洲四小虎在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贸易逆差,在出现贸易逆差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采取加强出口的措施,反而靠提高利率吸引海外投资来获得外汇储备,而这样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经济崩盘。美国这次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如此严重,其实与其长期的贸易逆差也有关系。
3、制造业发达
制造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上世纪日本股市和房市都经过剧烈的泡沫破裂,但没有酿成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也没有发展成经济危机,关键就是日本的制造业比较发达,而美国的一个小小的次贷危机就一发不可收拾,关键就是美国的制造业已经空心化,而金融危机期间破产的希腊、冰岛这些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制造业,冰岛主要是金融服务业,而希腊主要靠旅游业和航运业, 因此这些国家在抵御经济危机时就显得非常脆弱。
4、财政无赤字或是赤字在可控制之内
经济存在一定的周期,如果政府长期的赤字,一旦遇到经济危机,这种赤字就将无法维持下去,而经济危机时反而是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的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