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靠近前进,接近文明”这8个字。世界上最大的业务咨询和系统集成公司毕博咨询公司在美国做过一项调查:调查企业高层“你的战略是什么”?再问企业部门负责人,“你们在做些什么,为企业创造了什么价值”?调查结果令人吃惊:70%以上的企业战略与实施是脱钩的,许多战略都没有落实分解下去。正是基于对管理的重视,毕博在咨询中强调“战略就是实施”。锡恩顾问公司总经理姜汝祥研究管理问题的观点和毕博有些相似:战略和管理应该是一体的。“一个不能很好管理的战略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战略。”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论是,“做有用的战略,做有效的管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从高层决策者到中层管理者再到基层员工的协调和投入。让我们有些失望的是,我们周围很少有典型的有强大执行力的企业个案,却发现企业普遍存在的很有意思的现象:高层埋怨中层执行力差,中层埋怨员工执行力差,员工又埋怨中层执行力差,中层当然也埋怨高层执行力差。这形成了一个怪圈。应该认识到,执行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突破这个执行的怪圈?光强调“3分策略,7分执行”,不会产生多大的功效,其实,这强调的是执行的重要xìng,以及策略与执行的关系,谈得都很宏观。在企业推行执行力也是加强管理的重要表现,其最大的困难是小利益团体的阻碍,部门利益的阻碍。如果要问什么是管理严?什么又是管理弱?问题确实比较难以回答。对企业来说,可以用业绩、成长速度、灵活xìng、反应能力等来衡量,而对具体的个人来说,衡量标准就是准时地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蒙牛集团,有许多有意思的管理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或许我们可以悟出其管理成功的一些奥秘。比如说,在蒙牛公司,有数百辆运nǎi车整齐地打着蒙牛公司的标志,却没有一辆是蒙牛公司固定资产账上的。蒙牛只“打的”,不买车,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管理的成本。“蒙牛”人说,他们的工厂是全透明的,经得起任何人用最严厉的眼光进行最苛刻的挑剔。透过玻璃窗,参观者可以看到工人的生产全过程,车间里高悬的标语震撼着你的神经:“产品等于人品”。蒙牛在把员工的“生命之重”融进“营养民族”的产品中。也正是由于蒙牛公司始终坚持严格管理出效益的原则,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紧紧相扣,不出现任何差错,才使得“先市场后工厂模式”能够顺利施行下去。
------------
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一位哲人说过:灵魂离开躯体,人就会结束生命。企业也有生命,那企业的灵魂又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文化,像高楼大厦里的钢筋、螺钉、焊缝,在装饰一新的大厦外观,轻易不被人看见,可这种叫做企业文化的东西却渗透到了大厦的每一个角落、关节和着力点,承载着大厦最为沉重的负荷。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肯定是永远长不大的企业,一个长大了没有健康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风雨飘摇。当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必须包含资金、人才、产品、市场等等对企业无比重要的因素。在长寿企业的漫长历程中,这些因素几乎都受到过挑战;但企业可以贷款渡过困境,企业可以更换领导而扭转衰竭,企业可以更换产品仍保持活力,企业可以在不同的市场寻求发展……还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对企业至关重要,但要说哪个因素与企业同生同止,唯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企业,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比如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英明决策,往往都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先市场后工厂”的赢利模式也需要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