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1/4页)  最有效的赢利模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己的一部分。在客户投诉某一零部件时,由供应商的技术的常见误区员工到现场处理,回来后到戴尔处研究改进质量的方法。戴尔和供应伙伴共享设计数据库、技术、信息等资源,大大加快了将新技术推向市场的速度。当客户提出订单后,戴尔公司能在36小时内按客户需求装配好电脑,5天内把货送到客户手中。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使戴尔公司迅速成长为一家知名的计算机公司,供应商也在和戴尔公司的合作中融为一体,分享了企业高速成长的优厚回报。在虚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温州美特斯邦威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美特斯邦威集团是从温州妙果寺服装市场里的一个寻常的前店后厂式的服装摊起家。出身穷苦的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周成建于1994年一手创建的这个休闲服装连锁集团,以8.7亿元的年营业收入跻身全国工商联评出的“2001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并排位第120名。2002年,美特斯邦威集团的年销售额已近15亿元。美特斯邦威运用“虚拟经营”之道,成功地打破了温州家族式民营企业通常发展至5亿元左右年营业规模就徘徊不前的“温州宿命”。在集团虚拟经营、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忽视自身信息化的建设。但是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美特斯邦威集团同样具有中国民营企业信息化的先天缺陷:资金有限、老板的关注有限、业务部门的支持有限。这三点几乎是民营企业信息化致命的制约因素。因此,找到一个适合的点来突破是非常必要的,美特斯邦威是从仓库管理开始真正有所突破的。仓库管理之所以成为民营企业的管理瓶颈,是因为一个企业一旦发展到了面向全国广域市场的程度,仓储管理里面所隐含的问题将是非常集中的、有代表xìng的。这些问题不仅和财务、销售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企业的威胁也最大。1996年,美特斯邦威的仓库管理系统单机版上线了。这一系统很快就升级到网络版,至此IT部门和业务再也无法分开。这套后来被称为“连锁信息管理系统”的IT系统花费不多,但基本解决了各地连锁店、分公司传真上报的手工统计的销售报表不及时、不准确等痼疾,最终使美特斯邦威得以摆脱中国连锁经营企业最头痛的“连而不锁”的顽症。同时也使美特斯邦威成功地实现了自己向虚拟企业的转型。2001年,集团在坚持“虚拟经营”、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品质管理工程,从品牌形象、产品设计与质量、市场拓展、销售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等全过程提升管理品质,2001年销售额为8.7亿元,2002年突破15亿元,2003年全系统销售额突破20亿元,美特斯邦威集团由此发展成为中国休闲服饰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2003年,“美特斯邦威”羊毛衫被评为“中国名牌”。在今天的美特斯邦威IT系统里面,每个特许加盟的专卖店都投shè在这一包括电子商务系统、门店管理系统、销售时点系统在内的系统内,加上打通各OEM厂商的ERP,仅有300余人的美特斯邦威总部在40余人的计算机中心的支持下,从容地控制着1000余家专卖店和100余家远在江苏和广东的OEM生产工厂。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讲,专卖店可以从网上查看新货品的实物照片来快速订货,美特斯邦威总部则可实时考核每个专卖店的销售业绩,并对整条供应链的进、销、存数据进行经营分析,以便及时做出促销、配货、调货的经营决策。这不仅提高了市场反应能力,也为货品、资金的快速周转提供了保证,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从这些案例我们分析其背后的成功关键要素,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议题,那就是企业“虚拟化”的重要xìng,这也是企业面对信息化所带来的新变化迅速调整赢利模式的结果。对企业而言,追求虚拟化的时代也许已经来临,“不虚拟化,只有等死”的字眼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找不到新定位的企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