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收缩,满面的惊恐和偏执。
萧黯盯着他,等待他的下文。
“如果他不上那个秘折,豫章王就不会被猜忌,我就不会奉命而行。都是他都是他”
王褒咬牙切齿,双手用力摇晃着铁门。
“谁上了秘折奉谁的命”
王褒并不回答,只执着的摇晃着铁门,口中控诉那个他,好似心中有大冤屈似的。
“到底是谁上了秘折庾弘吗”萧黯上前逼问他,王褒突然又退回了角落。
无论萧黯再说什么,他都不再发一言。
僵持不下,萧黯只好带着满腹的疑惑离开了。
萧黯私探演武场废园,庾弘将此事奏报给皇帝,再度拿出做御史大夫时公正无私c维护国法的忠直之态,要求皇帝严惩晋宁王萧黯与永安侯萧确。
便皇帝那几日也正对萧黯不满。
东魏国使杨愔再度出使建康,皇帝将他冷落一旁。除了皇太子礼节性的接见了一回,其余事项都是鸿胪寺官员应酬往来。
杨愔姿态很低,摆出祈和的诚意。
私下里对鸿胪寺官员却称,大丞相高澄最忌惮的南朝将领,不是冀州刺史柳仲礼,也不是豫州刺史萧渊明,更不是湘东王或皇太子,而是南兖州刺史萧黯
这些话传到了皇帝耳朵里,引起了皇帝警觉。
老皇帝怀疑东魏在施诡计,故意引他重用年轻的萧黯。
皇帝认为萧黯在江北对东魏取得了两场小胜,是因皇太子在背后暗中支持的缘故,其中大有侥幸之处。
东魏想必也是看他年轻无知,外强中干,将他留在江北任边帅对其大有益处,故而让杨愔来造声势,故作迷阵。
皇帝动了调萧黯进内陆的心,顾问朱异。
朱异说,他在江北的门生在广陵听说。
东魏国使与晋宁王私下已议和,东魏承诺只要晋宁王在江北,就不再骚扰南朝;晋宁王承诺,只要他在江北,无论中原战况如何,晋宁王都不袭山东。
黄帝暗怒。
如今,皇帝身边有两股势力,一股势力以皇太子为首,主张对东西两魏不偏不倚,看他们两败俱伤后,再坐收渔翁之利;一股势力以中书令朱异为首,主张与西魏合作,共同出兵分割河南。
黄帝并未最后下决心,因此,也对擅自先行决定与东魏媾和的萧黯非常不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