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企业出路(第1/4页)  领先四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啊,三个厂子一个是生产军鞋的,一个是生产被服的,一个是材料存储基地。

    你说要是搞机械类的厂子,强调这方面的人才还情有可原,咱这些厂子需要那么多机修工人干嘛?

    如果说厂里的机器天天都需要维修,考验的不是工人的技术,而是生产厂家的质量问题。

    国防三线内迁,那是在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国家高层做出的迫不得已的举措。

    其实,设若真的发生世界大战,不要说厂子建在山沟里,就是建在地下,也难免不会成为敌人的打击目标。

    现代化战争,不再是依靠单兵作战的实力,高精尖武器投入到战争中,成为决定战争成败最重要的因素。

    不过,在太祖等人决定的年代,刚刚经历了抵抗山姆支援安南的胜利。

    不管是在高丽还是安南战场上,山姆对于丛林与山地的作战方式相对薄弱。

    北方的头号敌人苏俄悍然入侵阿富汗,也陷入了战争的泥潭。

    所以,国家领导层就认为在内地建厂能够躲过敌人的军事打击。

    更有甚者,原定于沿着秦岭两边修建的厂子,最后只有三一七、三一八、三一九三个厂子,在建筑上就是不折不扣的烂尾楼。

    当然,三个厂子并不是孤零零的三个集聚地,而是分散到下面各个县的山沟里。

    譬如三一七厂,从旬阳到安康。一路上都有零星的分厂。

    所有分厂的人数加起来,甚至超过了总厂的人数。

    机械类的人才,在建厂之初。都是厂子里的宝贝。

    后来,军、委后勤几个部门扯皮,厂子的归属权发生了变化,从五机部到七机部,从军工企业变成军需基地。

    随着七机部政策的出台,这些造枪造炮的厂子,反而成了后勤基地。

    渐渐的。机械类人才也就失去了地位。

    有些,现学现卖,在新的厂子里发挥着作用。

    有的还在坚守阵地。即便偶尔为厂里的机器做做维修,他们的地位相当尴尬。

    “高总,”单文勤脸上很是慌乱:“难道咱今后就要生产机械类产品?”

    “不错,”高红权一见说话的人是他。脸上一板:“不然你觉得这样下去咱企业还能支撑几天?靠国家长期扶持?”

    他说话的语调都没变化。始终就是那么一板一眼的,却让人遍体生寒。

    目前的日子,也就三一九还能上蹿下跳,其他两个厂子要是没有上面的接济,马上就要宣布破产。

    难道?蒋文明心中一颤。

    “高总,你的意思是说今后我们厂子要转向是吗?”

    这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吧。

    “那些卖不出去的胶鞋。还有过时的军服,继续生产下去你们觉得还有出路吗?”高红权反问一句。

    只有单文勤老神在在。反正不关他事。

    “从这个月开始,上面不会再划拨一点东西到三一九厂!”他接着抛出了重磅炸弹。

    这下,轮到三一七厂和三一八厂的四个人幸灾乐祸了。

    谁叫你丫平时说话都是趾高气扬的?麻辣隔壁,给咱的钱说白了叫封口费,还在那里耀武扬威的。

    不要说你单文勤,就是派个猪过去也能比现在不会差。

    其实,这些人也不想想,真派他们过去,就能比现在更好?

    不见得!

    要知道,倒卖军需物资,被抓住了可是要人头落地的。

    只有单文勤胆大包天,还能把利润分润出来。

    换了一个领导,估计日子和三一七三一八没什么两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