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2章 不敢说话(第2/5页)  丹神武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徐兴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早已把孔若楠和另一根柱上的男子放下。三人交谈了几句,徐兴记起眼前这男子正是幼时在宁隐庄上见过的徐见秀。孔若楠听徐兴报上姓名来历,惊讶已极。她想到当年群豪聚会宁隐庄的意气风发,又见这个毫不起眼的小男孩长得竟如此高大,今日还救了自己一命,不禁感慨无限。

    原来孔若楠当年**于徐见秀后,无脸回家,只好四处游走天涯,只想找个清净之所了此残生。怎奈徐见秀对她却动了真情,放下沙家寨寨主的身份,整日不离不弃地跟在她后面。

    起初孔若楠见他跟近自己,便对他刀剑相向。每当这时,徐见秀就远远躲开,跟在半里之外。如此反复数月,孔若楠就是摆脱不了他。有时气得坐在地下哭泣,徐见秀便过来哄她,孔若楠猛地拔刀挥出,徐见秀就大叫一声,受伤而逃。可任他受伤再深,总是不会走远。

    这样的情况有好多次,但每一次徐见秀都不会设防,只要见孔若楠哭泣,他便过来劝慰和诉说对她的爱意。孔若楠原本心地纯良,伤了几次徐见秀,见杀不了他,也吓不退他,他还不迁怒自己,不由得心肠软了,既愧且恨,就不再理他了。

    孔若楠一向洁身自爱,怎奈遇到这个上辈子的冤家。心中常年的苦闷,让她在漂泊途中几番病重,几乎丧命,但每次都被徐见秀及时发现,将她救活。几次下来,加上岁月的流逝,孔若楠对徐见秀的感觉渐渐有了些转变。但她又觉着毕竟是徐见秀最先冒犯自己,以至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所以总有些话说不出口。

    前几日,二人一前一后来到桂林一带,在当地一处庙会上巧逢宁隐公王玉,这才得知王玉受长子王平秦所邀,准备前去助义军一臂之力。

    第二十七章

    两人又听王玉说到义军的将领之一竟是当年在宁隐庄里力镇群雄的吴广,不禁大喜。孔若楠几年来走遍天南海北,目睹了太多秦二世统治下百姓那水深火热的生活。心中对秦王朝痛恨以极,决定跟随王玉,对义军鼎力相助。她那时问徐见秀:“你去不去,怕死就别跟着我!”

    徐见秀跟随她这么多年,非打即骂的苦日子捱惯了,哪里见过她如此对自己说话,显是征询自己的意见,忙道:“但凭娘子吩咐,我愿为娘子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想起自己尝遍艰辛,终于能换来她一句和颜悦色的话语,不由得眼圈也红了。他本身是个强盗,是非观极淡,对百姓的死活也不怎么放在心上。但他看见孔若楠如此决定,自然而然地跟随于她。

    俩人昨天随王玉回到王集村,王玉让他们到旁边的小吴庄去为义军招募青壮年。两人刚到了小吴庄,李常发便得到了消息,心想怎生想个法把这两个反贼绑了交送官府,好邀功请赏。他和下人们商量了半天,终于想到一计,忙派人将他二人接到自己的府上,用做了手脚的酒肉款待,并口口声声说愿意帮着义军招兵买马。

    孔若楠见义军众望所归,心下快慰,便多喝了几杯有蒙汗药的酒。本来徐见秀也不是初走江湖,不可能着道,可他这几天得孔若楠的好脸相待,直喜得眉花眼笑,忘乎所以,所以没加留神,这才双双被擒。要不是徐兴等人及时赶来,他二人怕早已是阴阳两隔了。

    这时孔若楠见徐见秀为维护自己被打得皮开肉绽,却不吭一声,突然难过的流下泪来,心道:“这人虽然曾轻薄与我,可他这些年来对我关怀备至,不弃不离,我却总是冷眼相对。今日他虽身受鞭刑,仍然处处回护于我,不惜一死。我孔若楠又非草木,岂能辜负他这番恩情?”

    她想到此处,伸过手将徐见秀扶起,问道:“徐大哥,你身子还疼么?”徐见秀许多年来哪见过她如此好脸,一时间受宠若惊,“徐大哥”这三字一入耳,不由地心花怒放,突然不知从哪来了股力量,一跃而起,说道:“我……我没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