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3/4页)  管好你的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很多公司经营状况很不理想,很大一方面原因就在自上而下的说大话、空话、假话、废话、套话占走了太多“本该付诸行动的时间”,而真正的实绩不是靠精神说出来的,而是靠意志品质干出来的。光说不练,何来实绩?

    当然,《管好你的嘴》“并不是要你不要说话,而是要有分寸、有适度的说话”。一句失度的话,造成“祸从口出”,可能用一百句话还得不到有效的弥补,而且因此还会浪费更多本应该花在实干上的时间。由此可见,“慎言”在一个团队里(无论是对为官者还是对为兵者)是何等的重要!

    看来我得以女儿的老总为榜样,得用《管好你的嘴》管管自己,也管管自己的员工了!

    [作者系北京某集团公司总裁联系:欣资鉴]

    ---------------

    秦林:管好你的嘴

    ---------------

    文/周海江

    秦林真的是个怪物。人家写书为了什么就是不愿意为了得罪人;这几年秦林写了不少书,而每出版一本书,都要得罪一批人。

    作为出版策划人,紧盯图书市场——这是必需的。然而“逆潮潮流而动”竟成了秦林一种独特的思辨风骨:人家都说“朋友越多路越好走”,他出版《朋友会咬人》;人家都在领导人和员工身上做各种文章,他做的是团队《二号人物》;人家都在讲如何提升“诚信”,他策动出版《诚信恐慌》;人家都在为受严厉家教迫害的孩子鸣不平,他忠告世人《别把父母不当父母》。你说秦林这人怪不怪哉?

    今年夏天,秦林“泼皮猴”似地在《打死不做上海男人》中大“剥上海男人精明”的“皮”,这种被认为“有失公允”的颠覆撩起了诸多网友的情绪,一时间,新浪网读书频道“板砖”扔来扔去,点击率高得让网管天天忙着去更新。

    “上海男人”风波未平,秦林又一本新书——《管好你的嘴》——由现代出版社上市了。

    和前面所提到的情况一样,这本书又让很多人大感不爽。其中最难受的当数两种人:一是已经“剪贴”出成百上千种教人“练嘴”口才书的商人;二是一大批爱耍弄嘴皮子的人。这些靠“嘴”发财和靠“嘴”吃饭的人,本来香火都挺旺的,猛一遭来“管好你的嘴”的棒喝,人家岂不跟你咬牙切齿?

    想想也是:既然一种病态已经被灌成一种社会风气,那就有其成为社会风气的理由。古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人“嘴”之“勇”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要大家都管好自己的嘴,少说点大话、空话、假话、废话、套话,都去提升干实事的意志品质,这要砸多少人饭碗呀!

    再说了,人总是要说话的嘛!尤其是那些“听话”的基层官员,你不让人多说些话、多呼点口号,怎么能有效的把一茬接着一茬的上级精神源源不断地层层往下传达呢?又怎么能自下而上地报“成绩单”呢?在这样百忙中,基层官员还能每个月腾出一天两天干点实事,这已经就很不错了。而秦林却说:“口头上无限度地夸大精神的作用耗掉了我们太多本应该付诸行动的精力。”这显然是对那些为说话而“呕心沥血”的基层官员们精神品格的莫大伤害呀!

    “逆潮潮流而动”的怪才们命运如何?近代的金圣叹、当代的鲁迅就是镜子。相比之下,秦林有幸处在大话、空话、假话、废话、套话泛滥成灾的当今社会里,可以不必为自己说话得罪了谁而东躲西藏。但秦林的“管好你的嘴”予取予求呢?世界上没有哪只蚍蜉可以撼动一棵大树——哪怕是一只生猛的蚍蜉对一棵病树——秦林写《管好你的嘴》时也声言自己“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既如此,为什么不务实些,先把自己的嘴管好呢?

    [联系:欣资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