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中,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声调的高低等因素
对语言表情达意效果的修饰,以达到应有的作用。
停顿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它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语法停顿,既能满足讲话者自然换气润嗓的需要,也能使所讲的语句、段落层次分明。语法停顿一般
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按标点停顿。但有时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
加成分和中心词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可作适当停顿。这种停顿往往是为了
强调某一观点或突出某一事物。
感情停顿,是为表达复杂或微妙的心理感情,常常以拖长音节发音,yù停不停或适当延长时间来
表现,并且常常辅之以体态语言,使感情表达得更加自然清楚。
特殊停顿,是为了加强某些特殊效果或应付演讲现场的某些特殊需要,而采用的停顿。最著名的例子
是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lún敦的一次参事会上,就劳动问题演讲时,中途突然停顿 72 秒的事例。这种根据
表意需要而设计的特殊停顿,可谓匠心独具,高人一筹,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我的培训课程中,也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如在我主讲的“生命突破训练营”课程中,有一个单元叫生
命蜡烛,我设定了一个场景,目的是让学员学会观察和领悟。课程开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不说一句话,
观察学员的反应。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和分析学员的xìng格特征、此时的心境、修养等方面的素质,然后,根
据这些反映切入主题,开始授课,效果非常好。
特别提示:这种特殊停顿方法不是随便可以使用的,大多是经过演讲者的充分准备,使之产生特殊效
果才使用的。
一般来讲,在列举事例之前,略作停顿,能引起听众独立思考;在作出妙语惊人的回答之后,稍作停
顿,可使人咀嚼回味;在讲出奇闻轶事和精彩见解之后,在听众赞叹之余,特意停顿,可加深听众印象,
引起联想;在话题转移之际或会场气氛热烈之时,稍稍停顿,可加深听众记忆,给听众以领会抒情之机。
同时,恰当的特殊停顿,也可以使演讲者本身赢得调整情绪的时机。
语速的变化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正常谈话,每分钟大约能说 200 个字。
如果是正式的演讲,速率不能太快。一是听众难以听懂,二是容易使人产生怀疑,误认为演讲者怯场。
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
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
初次上场的演讲者,容易犯的错误是速度太快,像“放鞭pào式的噼里啪啦”,一个调子,一个速度。当
他们提醒自己“慢慢”后,又趋于慢得平坦,没有变化。
所以,演讲不能总是一个速度,要做到急缓有致。演讲的速率一般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
语速〖〗内容〖〗环境〖〗心理情绪〖〗句段〖〗修辞手法快速〖〗叙述事情的急剧变化〖〗质问斥
责,雄辩表态;刻画人物机智、活泼、热情的xìng格。欢快,紧急命令,行动迅速,热烈争执〖〗急促,紧
张,激动,惊惧,愤恨,欢畅,兴奋〖〗不太重要的句段〖〗排比,反问,反语,叠声中速〖〗一般xìng说
明〖〗叙述感情变化不大,感情平静〖〗平静,客观〖〗一般句段〖〗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