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才是对老板忠诚。如果觉得这个企业不适合,就换个老板,但不换专业。老板认为既然你拿了我的薪水,就要听我的,我让你干什么就要干什么,把职业经理人当成了企业经理人,要求他们首先对企业忠诚。这其中就有了矛盾。
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职业经理人首先对专业忠诚,老板首先对企业忠诚。职业经理人的合格标准就是能赚钱,能让企业发展,并且是可持续发展,其他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定之规。
其实在江湖上,职业经理人的背叛屡见不鲜,而有老板的无情无义更是司空见惯。职业经理人的背叛,通常的方式是利用了现有老板的资源,去创自己的业。有人说经理人离职后去曾经的对手那里供职也算背叛,当然有些涉及商业秘密的部分需要遵守相关的竞业禁止类规定,其实从一般意义上讲,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只要是同一个行当,除了自己原来的东家之外,其他别家也都算对手,如果这也算背叛,那经理人除了转行就没别的选择了。
老板的无情通常是体现在“飞鸟尽,良弓藏”上。公司的某个阶段,需要某种职业经理人,等过了这个阶段,就把职业经理人架空了,而用自己的亲信,于是职业经理人就成了摆设。还有些老板口惠而实不至,许愿而不兑现,遇见这种老板,职业经理人的痛苦便不言而喻。有时情势所逼,就像被套牢的股票一样,职业经理人进退维谷,yù罢不能,无奈之下,有人奋发图强自立门户,有人忍气吞声自我麻醉,有人毅然决然退隐江湖。
在珠江的时候,我在那些与自己结缘的珍贵的土地上凝聚了很多汗水,同时也让我对它们珍爱有加,我慢慢发现我对这个行业原来是这么喜爱,我把这些土地当成了实现我梦想的宣纸,用它来作画,用它来书写。可是,有一天,当我凝神苦思,为这些作品着魔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些作品已经不属于我,我有权继续享用的纸张已经所剩无几,这对我绝对是个莫大的打击。我很难忍受这种痛苦,只有选择躲开。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第三部分 利义取舍恩怨于心(3)
当年的海南五兄弟我本人、冯仑、潘石屹、张宝全、曾伟之间似乎有一种说不清的缘分。5个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曾在海南闯dàng,但是今天只有我还是职业经理人,其他人都成了老板。于是,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选择也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坦言讲,我心里也想过要做老板,并且也拥有过这样的机会。
当我离开珠江躲开了一段之后,朱孟依还是常常来找我。诚然,他是老板,他有他的思维方式,他有他的处世准则,道不同而已,我即使有些委屈又能说些什么。他用我我自然会好好去做,帮他挣钱,帮我自己实现我的作品。但我到现在都不确定,他是否真的明白我的这些选择是为了什么,我在意的是什么。
我想,朱孟依看重我的无非是我的人脉和能力,希望我能帮他找地,帮他提供赚钱的机会。在他眼里也许我是对那份不太对称的报酬有异议吧,他后来也多次找到我,有时也带着一些新的许诺和一些看起来不错的机会。其实这也不过是换了个版本,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仍然只是在为别人做嫁衣,甚至嫁衣的样式我都没有办法自己去做。自己人之间我从来不知该怎么去算计那些钱财,有了“机会”之后他总是用一些看似不是理由的理由将“机会”拿走。南方人特有的精明随时随地在给我上课,让我固有的理念遭到了颠覆和挑战。人与人之间如果只能信钱,那还有什么意思!与其这样,我还是要回我的自由和信念吧。我想,我终究还是要有自己的舞台的,不管这个舞台是否完全属于我,在属于我的时间就应该让我去尽情舞蹈。
恩恩怨怨都会过去,那些恩怨也分不了那么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