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 章(第1/4页)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廉和广州的张力找到了我,非常有诚意地邀请我加入富力的团队。

    回忆加入富力的过程可以说是往往历历在目,如同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情景在脑海中重现。和这两位老板第一次见面是在国贸公寓的高层楼上,一套两居室的房间内。李思廉和张力很隆重地和我会面、谈话。记得张力第一句话说,在你之前刚走的是万科的某某。他的话似乎想给我一种压力,而我当时内心却很平静。我想,我们都在双向选择,不管他们实力有多强,也不管我在圈里名声有多响,这找东家和找对象一样,讲究缘分,讲究感觉,去留皆不可强求。

    他们二位跟我谈了很多关于北京地产圈的事情。末了,才抛出想请我加盟富力的想法。我说我知道些富力,也愿意加盟,只是手头需要做些jiāo接工作,希望能等一个月。然后我谈了些我对富力在京发展的一些看法、设想和建议,并推荐张卫克去担任北京富力主管开发的副总。我们谈得很投机,竟忘记了时间,一直谈到后半夜。作别时,李思廉称要乘我车去建国饭店,我便顺路效劳。

    国贸距建国饭店也就几百米远,李思廉在车上又和我聊了聊北京房地产的情况,意犹未尽时,车已抵达,我们只好匆匆话别。

    窗外的暗夜里有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清新而湿润,我的车在长安街上奔跑着,如我的心情一样轻快,我索xìng将车窗打开,一任那雨水飘洒进来,有一种久违的新鲜和湿润……

    过了几天,张力来电话说让我与北京班子的人见见面。因为我住在西三环,于是就近将见面地点定在了香格里拉饭店。那天,张力带着吴锴等一些公司“老资格”人员参加,我带着张卫克、张玉泉参加了宴请。此时,标志着我携张卫克进入富力的事情就算确定了。张卫克进入富力以后担任了富力北京公司主管开发的副总,不过,其人敢想敢干,在富力干了没多久就瞅准机会自己出去单干了,搞了个在京城颇有名气的“炫特区”,这是后话,按下不表。张卫克是我带到富力的第一个人。席间我还向张老板推荐了擅长销售策划的张璇。

    我将一些琐事处理完毕之后于8月初正式到富力上任,成为了富力走出广州之后的第一任北京公司总经理。张璇被任命为策划销售中心经理,其副手为王志刚。后来这两人长期主持富力北方地区的销售工作,为富力项目的热销可以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后来他们虽然都因故先后离开,但他们在地产圈到现在也都是叫得响的人物,是公认的优秀职业经理人。

    当时富力最吸引我的是其在房地产业界绝无仅有的双老板制。有人将李思廉和张力的默契合作戏称为“李张‘二人转’”。两人都是老板,但在公司他们习惯别人叫他们李(先)生、张(先)生。两人分工明确又默契合作,“从未红过脸”,这样的搭档中国企业界再难找到。从职务上看,李思廉是董事长,张力是联席董事长、总裁。两人在工作分工上,李思廉负责公司的销售和财务,张力则主要负责选地、买地、施工等前期工作以及成本控制。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第三部分 我的新东家(2)

    像买地,李思廉基本不理会,一般由张力做主。张力很少搞那些前期调查、市场分析,这块地能不能买,只是去看一眼,心里算算,大概用一个小时可以断定这块地能要或者不能要。还有像公司招人、提拔人、搭班子,工资定多少,工程用多少钱、怎么用法,成本怎么控制,定价多少,主要听他的。张、李之间既是分工,也暗含天然的制衡:张力拿地,李思廉卖楼,张力定价,李思廉付款,基本不jiāo叉。

    张力干得很辛苦。大到公司的架构、部门的设计以及对公司来讲至关重要的选地拿地,小到人员的调配、新员工的面试,当时已近半百的张力凡事都是亲力亲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