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的开发商都要采取各种方式打好第一qiāng。比如我们的珠江骏景、罗马嘉园等项目,也都在价格上采用低开高走的策略,靠着超高的xìng价比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同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第三部分 得京城者得天下(3)
另外,面对北京市场利润缩水的趋势,外地开发商也渐渐地采取了“微利”策略。2001年,当珠江合生全面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以后,针对媒体对我们低价入市的质疑,我就曾对媒体说过,相对于北京房地产市场,广州的竞争程度远远大于北京,利润越来越低。在广州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珠江地产选择了北京。珠江地产进军北京,在房地产开发上讲求的是规模,每平方米赚500元至600元就满足了。
即使异地扩张会有很多因环境排异等原因带来的种种未知的风险,但还是未能阻吓外来开发商进京的热情。曾经的外来开发商孤军深入的状况很快就被大军团联合作战所取代,一时间京城地产界旌旗遍地,军团林立。例如地产湘军,由鸿坤伟业地产、新华联、广华轩为主要成员;福建军团,由世纪金源领兵;广东军团最大,有珠江与合生、富力、星河湾、奥园、万科、金地、华侨城、中海等品牌开发商。这些大军团的出现,促使了京城地产品质短期内得到了一次飞跃,也加速了本土开发商的成长与进步。
作为南派开发商北伐先锋的珠江与合生,由于我当时在珠江极力推行了本土化,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在我一举拿下南三环20公顷土地之后,紧接着,又将珠江绿洲、珠江国际城、珠江帝景、珠江罗马嘉园的项目一气呵成,让京城众多人士着实吃惊不小,甚至惊呼:“华南虎来了!”
那时我驾驭的这只刚刚进入京城的“华南虎”不仅没有显示出“水土不服”的态势,反而越战越勇。珠江系首个开发项目珠江骏景,一开盘就热卖,火bào场面也让不少京城地产商投来羡慕的眼光。
不过,就在珠江进入北京的第三年2002年,我离开之后,珠江合生旗下的几大项目就表现得很是疲软。特别是珠江帝景,很多业内人士甚至对其前景不抱什么希望。当时,珠江以及合生内部人员频频变动,让人们明显看出南派地产商进京所表现出来水土不服的症状。
几经调整,到了2003年初,珠江与合生也开始分开,各自运营。这时的合生珠江北京公司许多人马已经更换,合生珠江高层也积极寻求各种治病良方,不过这已经不是我所需要关注的事情了。
2003年2月23日正式开盘的北京富力城,未开盘已引来众多北京人热捧,1月初开始内部登记,不到一个月已发出1000多份认购表,首日在长城饭店开盘就签下了300多套认购合同。另外,在非典时期,富力城也出尽风头。在非典疫情刚刚稳定不久,7月初富力城在一个上午卖了近50套房子,成了当时北京楼市的一个神话。
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富力城也不是非常乐观。正是因为前期市场表现得太过良好,富力城房价也是一路高涨,没多久就涨到万元左右。这样一来,富力城原来依托的价格优势已经失去。当时富力城开盘价每平方米仅单价7000元左右,在国贸南不到1公里,这样的价格当然是非常具有优势。富力城北边与国贸更近的CBD总部公寓开盘均价在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并且开发商也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大国企金隅嘉业集团。东北不远,就是另一个明星项目张宝全的苹果社区,开盘均价也和富力城差不多。可以说,当时的富力城这条“强龙”也正处于这两条实力强劲地头蛇的夹攻之中。
如何在京城的“军阀混战”中脱出身来,成为国贸区域的市场焦点就是我所急需考虑的问题。在这种短兵相接的竞争中,楼盘推广就显得格外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