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分 “海南五兄弟”与“富力新论坛”(4)
买现房,第一,价格肯定会上去,发展商财务成本也好,市场预期的利润也好,肯定不属于购房者,是属于其他人或者是发展商的。第二,选择的余地很小。
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如何应对市场,曾伟还是赞成期房。他认为期房对于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对整个房地产业有好处,但是怎样用期房的价格,或者期房的优势来规避现房的风险,最主要的就是入住。曾总他们采用入住购楼,“买的没有卖的精”,不管你找多少律师来,最后肯定开发商站在有利的位置上。
买楼都不愿意打官司,推出入住供楼是一把双刃剑,发展商背负很大的责任和压力。但这样可以加快购房人决策,提高成jiāo率。
潘石屹比较幽默,在论坛上也不忘调侃一下张宝全。他半开玩笑地说,“张总花两百万征集社区的案名,最后起了一个‘苹果’的名字,搞不懂张总为什么说我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富力。苹果只有北方产,在广州这边不产苹果,所以起‘苹果’案名才主要是针对富力的。”
张宝全辟谣,说这次征名,确实影响比较大,参加的人太多,有人把电话给摔了,觉得叫苹果很土,让他想起来苹果园。但是广告的全文中,第一段讲天堂亚当和夏娃的故事。第二段讲的是树上和树下的智慧,有一个苹果掉在牛顿的脑袋上,他发现了地球的引力。第三段是不动声色的浪漫,对目标人群的隐喻,中国现在很矛盾的,多种价值观并存,生意人上午可能是小资,晚上就是小市民了。第四段是生长在CBD的苹果。第五段标题是觉悟人群的价值观。
花这么大的动作,取这么一个简单的名字,他个人觉得是非常满意。在中国哲学里面讲的很清楚,越是简单的东西实际上越难。“苹果”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显然人们不是从物质的层面看待它,比如说西方人看待它,为什么叫苹果牛仔裤,是从*角度看的,觉得苹果长得像屁股,所以卖牛仔裤的时候为了强调*,所以叫“苹果牌”。
宝全还讲道,10年以后也许公司会改名,但是苹果社区不会改,因为这个名字很简单,也很普通,任何人都可以接受,而且有助于形成这个小区所独有的文化。这也是他们xìng能价格比的一部分,宝全认为做项目除了物质层面以外,文化也是同行们要关注的一点。
我当时接茬说,潘总的意思是张总这个苹果送给富力吃,和富力进行竞争。现在是信息社会,广东虽然不产苹果,但是既然人已经到了北京,所以会认为北方的苹果很好。
记者拿我们三人进行比较,推到CBD三国演义的这种境地,这个问话比较dú。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确实项目很多,开车走一圈到处都是工地。但是有一点,潘总的建外SOHO已经卖了20亿了,这块市场已经消化很多,张总的目标人群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产品也是不一样的。最终,我想我们的房子都能卖出去。
张宝全认为富力和苹果在这个地区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事实。品牌也好,xìng价比也好,富力公司跟他们确实有一定的相似。另外,从规划角度来看,产品定位应该也有一定的相似。这么大一个社区,完全不发生共融,或者不针对主流群体是不可能的。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认真对待。富力跟苹果发生竞争是一件好事情,它可以推动房地产市场快速往前走,也只有竞争才能使好房子越来越多,xìng价比高,才会卖得快。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第三部分 “海南五兄弟”与“富力新论坛”(5)
竞争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发展商不能回避。尤其是卖大盘的,面对的人群是主流人群,画一小块不现实。如果盘很小,搞得很另类,在社会阶层当中,可以发展觉悟类人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