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3/4页)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很多人已经习惯拿富力城和苹果来比较,他们还认为在这条街上会唱两台非常好的戏。

    有记者放言,北京房地产出现个人的魅力和个人的时代应该到来了,从南德集团出来的人太厉害了。很明显,这话指向的是冯仑,是让冯仑说话。

    冯仑作答,语言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怎么讲就会有什么东西。他说他在南德集团待过两年,唯一秘诀就是学好才能活下去,受用一生。通过看到很多人和事,包括遇到一些挫折,印象最深就是做企业得务实,另外得学好。

    冯仑还说他觉得南派、北派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呢?所有的生意人是全世界跑的。世界上有两种人发疯一样跑,第一种是为精神,传教士。第二种是为物质,商人,犄角旮旯到处都有。比如珠江在北京做事,也在广东做事,万科在全国都做。所以地域文化在万科内部并不特别被研究,他们更相信共同的东西。按照一个共同的东西规划,做产品和销售,也很成功。

    有人问了我南派开发商和北派开发商在经营理念上有什么不同?我认为,南北开发商实际上是一回事。如果有不同的话,大概有两点:第一是区域不同,第二是观念不同。过去在南方做项目,楼体、间距、采光、通风、外立面,跟北京设计规范、施工规范不一样,可能是区域所造成的。到北京以后,一定把南方和北方结合起来做,才有生命力。

    论坛活动一经报道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外界还把这次论坛叫做“海南五兄弟论道”。

    后来我把“富力新论坛”办成了我们的一个品牌活动,并经常xìng地举办下去。

    第二次论坛是2003年3月,我们的售楼中心建起来了,我们的房子开始正常销售。我们邀请舒乙、陈忠实、周国平、刘恒、周明等著名作家举办了第二次论坛,主要是从文化层面探讨房地产的发展趋势。记得后来还出了个chā曲,《北京晚报》用大幅跨版对此次活动作了详细报道,本拟题目是“儒商谈地产文化”,可能是校对时出了问题,大标题的“儒商”误写成了“懦商”,后来晚报还为此专门致歉。

    第三次论坛是2003年6月13日,我们的房子已经进入封顶期。我们邀请了几位有代表xìng的业主举办了论坛,让大家给我们提提意见,当时来的人有王、张羽冲、林海、方元、郑国臣,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基本上当场就给出了答案,有些问题我们已经jiāo到相关部门落实。

    第四次论坛是2003年6月20日,我们邀请了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晨报、信报、京华时报、安家杂志、新地产杂志等几十家媒体的著名地产记者,大家探讨的话题非常广泛,同时也为富力城出了许多好的点子。

    第五次论坛是2003年6月27日,我们举办了专家论坛。这时非典刚过去,人们的生活又回到正常轨道上。我们邀请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马良伟,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副总建筑师开彦,高级风景园林师、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端木山,《北京规划建设》杂志副总编辑李洵,北京东易和广告艺术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孙海威,当时讨论的问题是健康住宅的概念。

    第六次论坛我们和《北京青年报广厦时代》联合举办了地产高层论坛。邀请了北京青年报副社长李世恒、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天鸿集团常务副总田占雄、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建外SOHO董事长潘石屹、金地北京公司董事长陈长春、蓝堡国际公寓副总经理姚军。这时国家新贷款政策刚出台,大家讨论得也非常热烈。

    后来还有一次我们邀请了京城五大报刊的主编在一个寺庙里探讨地产新形势,还曾邀请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银信投资董事长张民耕、加拿大LVC国际投资集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