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3/4页)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裂由潘石屹与冯仑的分歧而起。万通新世界广场回笼了巨额资金后,冯仑想在其他业务领域投资,因为1992年的海南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冯仑都觉得,只做一项房地产,对于万通而言是很不保险的。而潘石屹因为新项目花钱太多、赚钱太慢,所以不给冯仑钱花。简单的分歧逐渐演化成了万通分家的导火索。这一分不只是潘石屹与冯仑分家,一时传为佳话的“万通六君子”,最终各奔前程。

    彼时的广西,已经是易小迪的地盘。1993年后,万通给了易小迪500万元资金,要他在广西开辟万通的新市场。易小迪兢兢业业,不出半年,便给北京万通的账号上汇回了400万元,但那时的易小迪恐怕没有想到,自己拓展出的市场却成为了万通分家的场所。

    这个结局合情合理但却让作为大哥的冯仑很是伤感。据说,彼时他用这样一句话总结潘石屹等人与自己的“分家”留下的人拥有的是资产和希望,离开的人拿走的是现金和希望。离开的人拥有现金,可以完成又一次创业。潘石屹最先离开时,冯仑和其他5人掏钱购买了潘石屹在万通的股权,后来潘石屹启动他赖以成名的SOHO现代城的资金,便大部分来自于此。

    1年后,潘石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红石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个名称远没有后来的SOHO名声响亮。SOHO现代城的原址原本同样有名,那是北京最著名的二锅头白酒厂的厂址。这块地当时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很糟糕,酒糟味老远就能闻到,周围是一大片泥地,后面是淤泥腐臭的通惠河,门前正在修桥修路,显得杂乱无比。但这块地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假以时日必定是升值无限。

    做地产,对于土地最需要的就是前瞻的眼光。老潘还是很有判断力的。SOHO现代城最高日成jiāo额3000万元、数千人连夜排队购房的奇迹使潘石屹创下了40亿元的销售佳绩。

    冯仑没有潘石屹如此火bào。他遵循着自己低调、务实的风格,在完成CBD的新城国际、万通国际中心之后,开始转向与天津泰达合作,转向天津开发布局,在一片平静中稳扎稳打。而潘石屹则是一发不可收地成为了地产行业的代言人。

    看来,人生经历必定要与许多分与合联系在一起,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就在这种分分合合中添加了那么多的喜怒哀乐,也给了岁月一段段可以感怀的往事。这些往事慢慢在积淀,最后映照在心里的也许不是生意的成功,不是仕途的坎坷,不是寂寞,也无关洒脱,而是彼此相扶、同甘共苦的真情岁月吧。

    我也有点怀念我在海南的日子了。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第四部分 战胜疫情波澜不惊(1)

    200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可谓波澜起伏。“非典”疫情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无形之手的冲击,国家调控的有形之手也开始频频对地产业进行爱抚。

    年初疫情的肆虐使全社会进入了一段非常时期,在“隔离”成了关键词的日子里,大部分开发商的房地产销售也基本被“隔离”了。很多楼盘都从开发建设到销售推广都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在疫情蔓延之前,我们在长城饭店举办的派筹仪式上,摇号大厅内摆放的900余张椅子座无虚席,过道内也挤满了客户,连休息大厅内也坐满了人,共有上千人前来富力城以“公开摇号”的方式正式向广大消费者推出北京富力城一期。短短一天时间我们就销售了17亿元。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之前的铺垫与推广。

    在项目开盘前我们举行的历时4个月的面向大众,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户型评比活动”,户型结构、面积、园林、配套方案jiāo给大众来品评,并设置了一辆当时价值17万的中华轿车为最高奖项,在吸引了大量参与者的同时,不仅将富力公司和富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