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妖道灭亡 贼僧出马(第3/4页)  金钗志之蟾妻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杀死,并籍此而儆合寺僧众完全服从于自己,莫要对抗。有那具有良心的和尚,想要逃离云门寺。但不幸,基本上被梵斋擒获,剥取了性命。仅有其一成功,得以向人们揭露梵斋的罪恶。而个别品质上本就有问题(以前收敛着)的寺僧,则从此沦为了梵斋的爪牙c帮凶,走同一条路。变身恶魔,放纵自己的丑恶。不以为耻,反自觉乐在其中。云门寺这块清静之地,剧变而成魔窟,令无辜受难。或被谋财,或遭谋色,结果可悲可惨。

    贼僧同通法真人相善,鲍信旁近无有他求,也只能请到这梵斋上人头上。梵斋倒还仗义,决定出马替友报仇。对于渑池诸龙,且暂时放一放。想来它们不会离去,随时可以对之施加报复。其实,也没多大的把握。而眼下,重要的是当将那女仙真寻到。听了鲍信的描述,那可是一名大美人。而梵斋属于色中魔王,自是对之十分感兴趣。认真掐算一番,于心明了,遂动身离寺。

    白中玉夫妇一早起行,于途,意外遇一披发僧人(从打扮上可以辨别得出)倒卧路上。白中玉忙教随行的任洪任捕头赶紧瞧看一下。这任洪本在广灵县做捕头,为事干练且刚正,深得白中玉的喜爱。于是,带而走马上任而赴夷陵州。任捕头也一向敬重白中玉的为人,而心甘情愿相追随效力。另还有一名伴随者,还是任洪的把兄弟,名叫蔡平。在县衙门,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干将。

    话说眼前,任捕头下得马来,顾视僧人。回白中玉道:“大人,该僧尚活着,应该是犯了什么急症。”白中玉道:“这当如何是好?”银蟾道:“让我来瞧瞧。”下马来察。她相当一段时间之内,闲来习学医法,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赶得上一名普通郎中。想不到的是,晕死的僧人突然睁开两眼,目暴凶光。飞速以自己的右手拿住了银蟾的一只手腕,而且指扣寸关尺。紧接,另手指点银蟾要穴。银蟾全无防范,不及反应,由此中招。顿时全身麻木,从而受制。僧人大笑,劫持银蟾而去。

    “啊呀,不好,原是妖人阴计,害加夫人,”一行人众大惊失色。尤其白中玉,差点跌落马下,失其魂魄。心揪不已,深为爱妻安危担虑。可现时,也只能求告地方官府帮助,寻找银蟾。除此,无有别的办法。

    另言劫持去银蟾的僧人,正是梵斋上人。打鲍信口中,得知那不知名的所谓女仙真根底不弱。因此,强抗乃属鲁莽,莫如计取为上。因此,他假装犯病,倒卧道途,骗过了白中玉一干人等。并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擒住银蟾,拿回了云门寺。他教鲍信来加辨识,可是此妇伙同诸龙,害杀了通法真人的性命?鲍信叫道:“正是此妇。上人,您真好本事,能够生擒她回。您把她交我,动手宰杀,以为吾师报仇。”梵斋止之,言道:“如此绝美尤物,杀而岂不可惜?待本师拿之快活一些日子,再讲杀留。”鲍信讨一无趣,暗骂和尚色鬼。无奈何,也只能任之。

    梵斋急不可待,将银蟾拿入禅房。他言道:“美人,今日便宜本师耶。你我一番。”欲为银蟾宽衣解带。银蟾暗急,“但为所污,吾羞于活生,只有求死耳。”时下却又无能自救,无比火焦。

    却在此刻,寺院大乱。有小和尚于梵斋的禅房外擂门大呼:“方丈,不好了,有外贼闹寺,您请速出瞧看。”“啊,”梵斋气大了,偏这节骨眼出乱子,坏了自己的好事。但也只能暂将美人一放,先顾及外头。于是,出室而去。

    梵斋向前来,见一条大汉:

    须发如染金,脸面似泼银;

    眼目碧光烁,唇口朱色鲜;

    身高九尺半,腰围合十掐;

    胖躯腆胸肚,亚赛弥勒佛。

    穿了一领花里胡哨的袍子。细瞅,画满了钱儿。特别在脖项之上,更悬有一挂真钱币。人们会误以为,这位是个财迷,但实际上并不是。其项所悬钱币也绝不同于平常市行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