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冉的话来说,这其实是我最大的优点,但就是没一直保持住,所以后来识人不清吃了不少亏。
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特别清楚,那时的罗冉和现在的罗冉一样,真诚,长情,念旧又固执,她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很纯粹的人,这包括了她做人的原则,和她对所爱的人和事物的态度。
那个时候的罗冉,在我坚持不肯相信她的情况下,气急败坏的拿出身份证,在我跟前伸着手指一个一个字的念出她的名字和户籍所在地,我压根没想到她是这么死心眼的人,我心里想着这人就算是真心想交朋友,也没有必要到这种非交不可的地步,这得多大的心才能这么放得下脸啊。那时候的她比现在要强一些,做了事情一定要有个结果,就比如在非要让我相信她这件事情上,在她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势下我根本就拗不过她,只能跟她交换了联系方式,然后还一起逛了个街。那时候的大广州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包容,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差别在人际社交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罗冉来广州的时间虽然比我早,但一直都是独来独往的,不是她喜欢独处,是因为身边根本没有可以融进去的圈子,那时候她觉得我跟她年龄相仿又可以无障碍沟通,所以偶尔会主动打电话问问我工作的事,我陆陆续续找到好几个工作可以试工,最后都是因为不会说粤语被刷下来了,来来回回耽搁了一个多月,后来我那个同乡朋友去了亲戚的厂里上班,罗冉打电话来听我说起,提议我跟她住在一起,可以省钱又可以多个伴儿,我那时候确实也快撑不下去了,第二天就直接搬过去了。
我记得自己当时为了找到工作,好几个晚上拉着罗冉跟着我去网吧,拿个小本子从网上抄别人的简历,然后稍微修改一下,拿到外面文具店让老板帮我打印,我那时候特别倔,怎么也不愿意进厂,守株待兔的在各个人才市场转悠,投出去的简历都不了了之了,快要山穷水尽的时候,机缘巧合的在名尚大厦门口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内容里没有要求一定要会说粤语,我喜不胜收的直接马着胆子就去面试了,当时面试我的是个会说国语的女生,她让我填了资料留了联系方式,什么也没问就让我回家等通知,然后我真的等了两天,心里挺失落的,准备继续找工作的时候接到了名尚人力资源部的电话,通知我去办理好居住证和健康证上岗,我兴奋的忘了问是什么岗位,报到的时候才知道是售货员,正式上班了才知道为什么自己入职的那么顺利。那时候的名尚还在老城区,虽然有客源基础,但是时值政府拆迁改造老城区,名尚自然也是在搬迁名单之列的,但是因为搬迁地址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名尚算是那一搬迁名单里最晚才搬走的,我是在它搬迁之前入的职,那个时候的客流因为老城区的改造受到了很大影响,名尚很多员工都辞职走人了。
林宇升的出现,和他对我的重要性,是我过去那些年一直留在名尚的理由,因为他,我见证并且参与了名尚从灰败孱弱到名声大振。我在名尚呆了接近十年,从最初的售货员做到区域主管,再从部门主任熬到辖区职能部门经理,每一步都走的如履薄冰,他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无数次我都已经看到自己的极限所在,我还是要逼自己去突破去证明,因为在别人眼里,我只是个依附林宇升而平步青云的人而已。即便我已经足够努力,努力到所有人都认为那些是我劳苦功高应得的,可是我对他和名尚那些无人可代的感情,到最后还是死在了他手里,我在那段时光里爱的无比英勇,像个随时准备舍身殉难的战士,现在想起来,却只能自嘲的笑一笑。
而那时候的罗冉,也在经历着她的刻骨铭心。我入职名尚不久,罗冉的工作也逐渐进入正轨,她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员,后来我才听她说是之前面馆的老板娘介绍的,广告公司是老板娘的侄儿和朋友一起合伙开的。罗冉刚进公司的时候,一直做着后勤打杂的事儿,来来回回总那几样,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