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贾瑞照镜之谜(3)(第1/2页)  红楼探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贾瑞的错误就在于过于自以为是,既然相信菩萨能救他,就应该照着菩萨的吩咐去做,对阿凤彻底丢掉幻想。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一方面相信菩萨,一方面又念念不忘阿凤,把菩萨的话当成耳边风,不管不顾的投入了阿凤的怀抱。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想栽跟斗都不行。可能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在对待贾瑞的问题上,跛足道人和阿凤站在对立的两端,双方都在做贾瑞的争取工作。跛足道人对贾瑞的告诫和阿凤对贾瑞的“招手”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在竭力说服对方往自己这个方向走。可是,贾瑞只相信阿凤,不相信跛足道人;只相信“色”,不相信“空”;只相信镜子的正面,不相信镜子的反面,结果阿凤的骗术大行其道,跛足道人的“正心”教育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可见,阿凤的能量有多大,就连“菩萨”都不能与之抗衡。

    其实,就阿凤的能量来看,她能把贾瑞套入“相思局”令其无法自拔,同样也能把我们套进去,令我们晕头转向,无法自拔,结局说不定比贾瑞还要悲惨,因为我们在看贾瑞笑话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正犯着同样的错误。也许你觉得这种说法很荒唐,读者和贾瑞怎能相提并论呢?令你没有想到的是,在作者心目中,贾瑞就是读者,读者就是贾瑞。更确切的说,贾瑞代表了执迷不悟的那部分读者。

    所以,贾瑞对阿凤的痴迷,表现的正是读者对此书假象的痴迷,贾瑞对“”正面的追逐,表现的正是读者对这部作品“荒唐言”的追逐。脂批所说的“正心”,实际上就是对《红楼梦》认识上的纠偏,把误入歧途的“心”从邪路引向正道,从表象引向本质。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正心”教育在贾瑞身上没有起作用,在我们身上同样没有起作用。因为,在“”面前,我们并没有比贾瑞高明多少:贾瑞眼里只有阿凤,我们何尝不是?贾瑞满脑子男女,我们又何尝不是?贾瑞在相思局中不能自拔,我们同样身陷其中至今都没有醒悟。说实在的,我们对阿凤的迷恋一点都不亚于贾瑞,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话又说回来,面对着这样一面写着“风月”字样的镜子,谁又不去着意于风月?谁又不被男欢女爱的假象所迷惑?尽管风月镜的另一面还立着一个吓人的“骷髅”,可是谁又会把这个毛骨悚然的“骷髅”与带有浪漫色彩的“风月”联系在一起呢?更不会相信它就是真的。贾瑞以为道士拿骷髅故意吓唬他,所以并不在意,视其为无,依然调转镜子照正面。很显然,在他的眼里阿凤的形象远比骷髅更具魅力,更具风月的韵味。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也和贾瑞一样,至今都不相信“”的背后还有和男女不一样的东西。

    面对痴迷不悟的贾瑞,跛足道人持镜前来,想为其指点迷津以正其心,让他脱离苦海,顺利抵达彼岸。其实,此时此刻跛足道人不单单是在为贾瑞指点迷津,更是在为广大读者指点迷津,因为当他从褡裢中取出镜子时,脂砚斋马上就这样批道:“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又在“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反面。要紧,要紧!”的文字之后批道:“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很显然,道士苦心设教的对象不仅仅是贾瑞,更是读者。脂批所说的“从此细心体贴”,就是要读者认真领会贾瑞照镜的含意,领会作者苦心设教的意图。

    为什么这面镜子只能反照,而不能正照呢?阿凤和骷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贾瑞正照风月鉴的后果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镜子的正反两面究竟意味着什么。

    脂砚斋在这一回的回前批了这样一段话,他说:

    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

    又在夹批中写道:

    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