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6.白事(第1/3页)  捡个将军来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为系统的防盗章

    因着战乱缘故如今粮食吃紧, 市面上,一两银子可买两石高粱粟米,白米的价格却足足翻了三倍,寻常人家根本吃不起, 这江米就更不提了,最次等的江米也要二十文一斤。普通庄户人家大多买不起, 都是自家每年少少种一些, 一部分留到端午包粽子, 一部分等正月十五磨粉做元宵。

    这一袋品相这样好的江米市面不多见,怕是二两银子要得。

    胡家现在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攒不上一两银子, 这一袋米就相当于胡家一家两年的收入。胡甜不知道虎肉应该作价几何, 但周家给的这些已是不少了。

    胡甜一看这样好的江米就忍不住眉开眼笑,心中甚是满意。胡爹和齐氏却是看的咂舌, 她们种了半辈子庄家了, 却没看过这样好的白米, 还是江米。

    胡爹忍不住感叹道:“这可真是精贵粮食,品相跟咱这边种的看着不一样,细腻,这样的粮食哪里舍得下口。”

    齐氏在一旁附和道:“是跟咱们种的不一样, 咱这边江米都是圆乎乎的, 哪像这个细长细长的, 不过闻着真香, 定然是好东西。”

    胡爹这时候想起周家管事跟他说的话, 猛然道:“听说是打东边运过来的, 周家库里也只得百来斤,可不是好东西。”

    齐氏惊道:“咦,哪里就换这样精贵的东西?”又想起这是自家闺女要求换来的,便问道:“二丫头,你要这江米是要做甚?”该不会真是为了吃吧?这一袋江米要是做吃的,一家人也吃不了多久,要是放长远就坏了。可若是换成糙米或者高粱粟米,那能多换多少,说不定明年的口粮都不愁了。

    想到这齐氏就有一丝心疼,要自家闺女真是为了吃一口好的,她真得狠下心好好教育教育这越来越不能吃苦的丫头。

    胡甜要是知道齐氏心里头这么个想法,可不得冤死,她来这三年,真是把上辈子没吃过的苦全吃了,原来在齐氏眼里还是“越来越不能吃苦”。

    咋说呢,哎。。

    也幸好她不知道,这会才能笑嘻嘻地对齐氏和胡爹道:“阿爹阿娘,女儿自有用处,过几日你们就知道了。”

    齐氏和胡爹不知道,胡甜却明白,这边把糯米都叫江米,实际上糯米分籼糯米和粳糯米,籼糯米为圆糯米,口感较糙,适合做粽子糍粑,就是胡家自种的这种;粳糯米就是周家送来这种江米,细滑香软,适合做醪糟或是水磨成粉。

    这些江米要做啥,她早有打算,但她要做的东西这里没有,至于要咋对爹娘说还没想好,干脆就先卖个关子。

    齐氏和胡爹听她这样说,内心齐齐感慨,自从三年前差点失去这个闺女后,这丫头就被他们宠坏了,这几年主意越来越大。虽然闺女懂事有主意,但到底年纪还小哩,齐氏忍不住叮嘱:“这米精贵,可千万别浪费粮食。”

    胡甜乖巧地点头:“女儿醒的,阿爹阿娘,不早了,快去歇息吧。”说罢自己先回了屋子,但躺在炕上,却翻来覆去翻烙饼一般睡不着。别看胡甜关子卖的轻巧,但是她要做的东西,她怎么会的,要怎么对齐氏和胡爹说,她还真没想好,不过最后迷迷糊糊的时候终于让她得到一点灵光。

    第二天胡甜依旧起了个大早,赶在胡爹出门之前,父女俩合力架起了石磨。然后取了几斤糯米放入陶罐中加水浸泡,再带了自己攒了三年的私房去镇上药铺买了一些干菊花,茉莉花,甘草等。

    等胡甜从镇上回来,糯米浸泡的差不多了,便上石磨磨成粉。这石磨是十分小巧,做工慢,不过慢工出细活,出来的米粉十分细滑。等胡甜把几斤糯米磨好已然累的双臂无力,要是再大点的石磨,她肯定就推不动了。

    磨好米粉,便将买来的菊花茉莉甘草等一起加水捣碎搅匀,再揉搓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