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次,班主任觉得我们这样买矿泉水来喝有些不是很环保,说每天都有的大量的空瓶子需要清理,于是就提议我们都喝热水。虽然学校里是有热水房的,可以用杯子接盛热水,但这样是要收取热水费用的。也不知道这学校是怎么想的喝点热水还要花钱,何况这个热水学校也并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来管理,利用学校食堂煮饭时的蒸汽和锅子周边的热量来进行加热和沸腾已达到除菌消毒的目的。这应该算是废物利用了吧。
就是因为要收取热水的费用,班主任就提议我们买些热水瓶,用热水瓶来打开水。挂着班级的名号,食堂那边自然得给几分薄面的,想收钱去和班主任说,对了,我们班主任是教导主任。其实在小地方也就是这样,官大一级压死人,别看这教导主任和食堂是两杆子打不着。但有时候还是挺管用的。比如说现在的热水,不就完美的解决了吗?
热水瓶现在有了(从班级费用里面抽取的)c免费的热水源也有了,那现在是谁拎着这十个大热水瓶去打开水呢?解决一个问题,那下一个问题就会如约而至,经过整个班级七嘴八舌地讨论后,有两套执行的方案:一c至于打开水的事宜需要制定一个人员值日表,每天都轮换着去打开水,这样雨露均沾嘛,每个人都有机会。二c以之前清洁的值日生为准则,把打开水和清洁归为一类。这样的话比较方便,便于明确的管理。
第一种方案的赞同者开口:“清洁值日生的人数是一定的我们不会增加人数了,但现在热水瓶的数量和值日生的数量明显是不对等的,就算是值日生一个人提着两个热水瓶一趟都不能处理好这个打开水的任务,如果两趟的话又因为人数太多不均衡,这样就和公平相离太远,也许几次是没有问题,但这么下去长久以往的,肯定值日的同学之间难免会有隔阂,班级是一个团体,不允许这种情况存在。”
听了第一种方案的赞同者口述,有些喜欢第二种方案的同学不开心了:“如我们现在以第一种方案进行,那我们就得从新制定一个值日的计划,抽调同学出来执行打开水的任务,那这样的话班级每天的清洁人数和打开水的人数有点多了,这完全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浪费人力和物力,与其这样的话,我认为第二种方案虽然值日的同学会比较幸苦,但是也比这样浪费好啊。”
后面的反驳越来越多,大家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已经不是之前这两种方案在主导了,一些其他的被否定过的方案也在偷偷的发表言论,活跃起来。
班主任看着局势不是很明朗,知道这样下去是不会解决问题的,于是挺着个肚腩走上讲台:“大家都安静下,既然大家都处理不好这个事情,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方案,这很好,说明大家都在为这个班级着想。可现在大家好像还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方案啊。那现在我就来说一个好了,从今天开始,这个打开水的任务就是清洁的值日生的任务,至于人手不够的问题,大家可以自愿的帮助下,有时间的就可以和值日生一起去帮忙打打开水。”班主任这么一说,台下也就没有了多少声音,毕竟班主任都发话了还能怎么办。
知道班主任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哪些人说的,班级里有些人喜欢出去走走,教室与外界相比毕竟有些狭小与压抑。这样一举两得,想出去的人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喜欢窝在教室里的也有理由。这或许就是管理者的魅力,虽然这样不是长久的计策,但就算没有自愿的同学,值日的同学偶尔多跑这么一次也是不会介意的。
如果按照值日的表格来说,后天就是我值日的时间。每一件事都是有新鲜感的,比如现在的我就想打一波开水,体验下这种感觉,虽然和家里打开水没有什么两样。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得到了又会不问不顾。我初中的时候特别喜欢一部学习机,认为我买了之后我的学习一定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