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1/4页)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同一理由,铜块也保持着它对银子的适当比例。

    在威廉第三改革银币以后,银块价格仍然略高于造币厂价格。洛克认为,这种高价

    是允许银块输出而禁止银币输出的结果。他说,允许银块输出,国内对银块的需要必大

    于对银币的需要。可是,国内为普通买卖而需要银币的人,必然比为输出或为其他目的

    而需要银块的人多得多。现在我们也同样允许金块输出、禁止金币输出,而金块价格却

    落到造币厂价格之下。那时象现今一样,铸币的银,和金对比,是评价太低了。那时

    (那时金币也被认为无须改革)象现今一样,金币支配一切铸币的真实价值。以前的银

    币改革,既不能使银块价格降低到造币厂价格,那末,现今任何类似的改革恐怕也不能

    做到这一点。

    假若银币能够象金币那样,做到和标准重量大致相同,那末按照今日比价,金币一

    几尼所能换入的银币,就要多于它所能购买的银块。银币如含有十足的标准重量,则先

    把银币熔成银块,再以银块换成金币,然后以金币换取银币,就有利可图。要防止此种

    毛病,似乎只有改变金银比价。

    就铸币的金银适当比值说,要是把现今低于这比值的银价评得高于这比值,同时又

    象规定铜币除了可以兑换先令外不得充作法币那样,规定银币除了可以兑换几尼外不得

    充作法币,那末上述毛病,也许可以减少。银的高的评价绝不会使任何债权人吃亏,正

    如现今铜的高的评价,不会使债权人吃亏一样。在这种规定下,吃亏的只有银行业者。

    当他们的银行发生挤兑时,他们往往以最小的六便士银币支付款项,想借此延宕时间。

    这种规定的实行,却使他们不能再使用这种不名誉的方法来避免立时兑付。结果他们将

    不得不经常在金柜中储有更大数量的现金。这对银行业者当然很不利,但对债权人的利

    益却是很大的保障。

    固然,即使在今日优良金币中,三磅十七先令十便土半(金的造币厂价格),也未

    必含有一盎斯以上的标准金;因此,有人认为,这数额不应当购换更多的标准金块。但

    是,金铸币在使用上实较金块便利;加之,铸造货币在英国虽不取费,但金块持往造币

    厂,往往须在数星期之后才能换回铸币。现今造币厂工作繁忙,要延到数月以后才能取

    回铸币。时间这样的拖延,等于抽收小额的铸币税,并使金币的价值略高于等量金块的

    价值。所以,英国铸币银的评价,若能保持对金的适当比例,那末,不实行银币改革,

    也能使银块价格落到造币厂价格之下;甚至现今磨损了的银币价值也会受银币所能兑换

    的优良金币的价值的支配。

    对铸造金银币课以小额铸币税,会使铸币金银的价值更进一步高出同量条块金银。

    这时,铸造货币会按税额比例增加铸币金属的价值,正如把金银制成器皿会按制造费用

    的大小而增加金银器皿的价值。铸币价值高于金银块,这不仅可阻止铸币的熔解,还可

    以阻止铸币的输出。万一因当前某种急需而输出货币,其大部分不久也会流回本国。铸

    币在外国,只能按照条块的重量出售,而在国内却具有超过重量的购买力。所以把输出

    的货币带回国内来是有利可图的。法兰西对铸币课以百分之八的铸币税。据说,法国输

    出的货币都会自动回到本国来。

    金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