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7 章(第1/4页)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力范围,那其中就不会有一个教派

    的势力能够搅扰社会,而他们教师的热心,也就全然无害于事了。在这种场合,各宗派

    教师见到围绕他们四周的,敌人多于朋友,于是就不得不注意到那常为大教派教师所漠

    视的笃实与中庸;大教派教师所以如此,因为大教派的教理,有政府为其支援,博得广

    大王国或帝国几乎一切居民的尊敬,而教师们的周围,因此就布满了门人、信徒及低首

    下心的崇拜者,没有一个反对的人。小教派教师,因为觉察到自己几乎是独立无助,通

    常不得不尊敬其他教派的教师;他们彼此相互感到便利而且适意的这种互让,结果可能

    使他们大部分的教义,脱去一切荒谬、欺骗或迷妄的夹杂物,而成为纯粹的、合理的宗

    教。这样的宗教,是世界各时代贤智之士最希望见其成立的宗教,然而成文法律,从来

    未曾使其成立,而且将来恐怕亦没有一个国家能看到其成立;其原因是,关于宗教的成

    文法律,一向总是多少受世俗的迷信及狂热的影响,而今后恐怕还要常常受此影响。这

    种教会管理方案,更适当的说,这个教会无管理方案,就是所谓独立教派。这教派无疑

    是一个极其狂热信徒的教派,英国于内战终结时,有人建议在英国成立。它要是成立,

    虽然其起源是极其非哲学的,但到今日也许会使一切宗教教义,都出现最和平的气质和

    最适中的精神了。宾夕法尼亚是实施了这个方案的地方。虽然那里教友派占最多数,但

    其法律对于各教派,实是一视同仁,没有轩轻。据说,那里就产生了这种合理的和平气

    质和适中精神。

    对各教派平等待遇,不分轩轻,纵使不能使一个国家中各教派全体或甚至一大部分,

    产生这种和平气质和适中精神,但教派的数目,如果十分繁多,而且每个教派的势力,

    都小到不够搅扰社会治安,那末,各教派对于各自教理的过度热心,就不会产生很有害

    的结果,反之,却会产生若干好的结果。政府方面,如果断然决定,让一切宗教自由,

    并不许任何教派干涉其他教派,那就用不着耽心它们不会迅速自行分裂,而形成十分多

    数。

    在各文明社会,即在阶级区别已完全确立了的社会,往往有两种不同的道德主义或

    道德体系同时并行着。其一称为严肃的或刻苦的体系,又其一称为自由的或者不妨说放

    dàng的体系。前者一般为普通人民所赞赏和尊敬;后者则一般为所谓时下名流所尊重和采

    用。不过,依我想,对于轻浮这种恶德容易由大繁荣、由过度的欢情乐意生出的恶

    德所加非难的程度如何,实构成了这两个相反主义或体系间的主要区别。象放肆,

    甚至扰乱秩序的欢乐,无节制的寻欢逐乐,破坏贞节,至少是两xìng中的一方面破坏贞cāo

    等等,只要不至于败坏风化,不流于虚妄或不义,自由的或放dàng的体系,大概就会非常

    宽大地予以看待,而且会毫不踌躇地予以宽恕或原谅。至于严肃的体系则不然,这些过

    度的放dàng行为,都是其所极度憎恶与嫌厌的。轻浮的恶德,对于普通人总会招致毁灭。

    那怕一个星期的胡行与滥费,往往就足使一个贫穷的劳动者,永远沦落,并驱使他陷于

    绝望的深渊,从而铤而走除,干犯大逆。所以,普通人民中比较贤明而良善的,老是极

    度厌恶这些放dàng行为。经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