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4/5页)  香港金融业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然,由于1963年以前呈报数字的银行远远少于持牌银行总数,以致1963年以前的存款数字很可能被低估,但即使考虑到这种偏差,这一时期银行存款的增长仍然是惊人的。

    各大小银行为争夺迅速增长的存款纷纷开设分行。1954年以前,香港只有2、3家银行开设分行。汇丰银行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初期,其在香港的总分支机构仅港岛皇后大道中总行和九龙分行两间。直到1954年,汇丰在香港开设的总分行仅3间。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几家中小型的华资银行在九龙最繁华的商业区旺角设立分行,掀起了“分行战”的序幕。其后,各大小银行纷纷在港九新界各商业区和居民住宅点开设分行。1961年,这一趋势达到高峰,该年开设的分行就有63间。1965年银行危机时期,银行广开分行的运动一度减缓,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再度加快,各大小银行都形成了拓展业务的分行网络。到1971年,汇丰银行开设的分行已达67间,渣打银行33间,恒生银行也有16间(见表2.3)。

    战后金融业的蜕变与转型

    2.2 1950~1960年代银行业发展的特点(2)

    表2.3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香港各主要银行的总分行数目

    主要银行1954年1961年1966年1971年1976年1981年

    汇丰银行

    3

    16

    (8.5)46

    (14.8)68

    (15.4)143

    (18.6)250

    (21.5)

    渣打银行

    2

    6

    (3.2)18

    (5.8)33

    (7.5)72

    (9.4)86

    (7.4)

    恒生银行

    1

    3

    (1.6)11

    (3.5)17

    (3.9)30

    (3.9)45

    (3.9)

    中银集团

    13

    13

    (19.6)55

    (17.7)74

    (16.8)125

    (16.3)189

    (16.3)

    其他银行

    75

    128

    (67.2)180

    (58.1)246

    (56.2)398

    (51.8)591

    (50.9)

    总计

    94

    166

    (100.0)310

    (100.0)438

    (100.0)768

    (100.0)1161

    (100.0)

    注: ()内的数位是各银行所占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 Frank H. H. King, 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Volcom IV, The Hongkong Bank in the Period of Develocomnt and Nationalism,19411984,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1988,p.366.

    为争夺迅速增长的存款,各大小银行在展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