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2/5页)  香港金融业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纺织,鞋类和服装,金属制品和工程,橡胶、塑胶和化学品的贷款和垫款;由制造业发展推动的对外贸易所占比重最高,达29.3%;对建筑部门的贷款和垫款占18%,主要因为这一时期银行业大大加强了对迅速崛起的地产建筑业的贷款;对基础设施和旅游的贷款则分别占3.8%和4%,其他占25.3%。

    上述数位掩盖了部分本地中小银行在这一时期对地产业和股票市场的过度投入。由于本地中小银行都倾向以高息吸引存款,为弥补成本并取得高回报,

    1963年渣打银行的业务广告。

    它们不惜放宽贷款条件,将大量贷款投入风险较高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事实上,正如香港著名的金融学家饶余庆教授在其著作《香港的银行与货币》中所指出: 香港的中小“华人银行在经营方面都不那么拘束。为了追求利润,它们更愿意把清偿力和安全xìng都降到次要地位。这种情况在1965年银行危机发生以前,尤其如此。它们实际上都从事‘混合银行业务’(这也许是不严格的说法),它们所承担的大量地放在房地产市场和证券jiāo易所,尽管它们各自的着重程度有所不同。它们作为一个集团的有收益的资产,虽然从名义利率观点来看是更有利可图,但从清偿力观点(意即短期通知马上变现而毫无损失)来看,风险大得多。”〔17〕

    这一时期,银行体系的安全xìng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银行的流动资产比率(这里指银行库存现金总额和存放在其他银行的净余额对存款总额的比率)持续下降和贷款对存款比率不断上升。根据饶余庆教授的分析,1955年香港银行体系的流动资产比率是53%,但到1965年已降至32.5%,1972年更降至23%。同期,银行体系的贷款占存款比率从55.6%上升到72%。

    当然,在总趋势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银行具体情况各有不同。素以经营稳健著称的东亚银行,其银行的安全xìng就较高,而相比之下恒生银行就较低。1965年,恒生银行的流动资产比率已降至30%的低点,而贷款对存款比率则上升到74.7%。至于其他中小华资银行,情况就更差,流动资产比率甚至低达18至20%。实际上,当时银行体系已面临相当大的风险,一场震撼业界和整个香港经济的危机已在酝酿(见表2.5)。

    表2.5香港银行体系的流动资产比率和贷款占存款比率

    年份流动资产比率贷款占存款比率

    整体汇丰东亚恒生整体汇丰东亚恒生

    195366.089.624.519.0

    195460.287.571.447.731.021.654.5

    195553.048.486.159.655.641.825.055.6

    195650.445.787.359.660.747.324.352.1

    195749.349.870.559.861.344.043.754.3

    195851.451.684.459.858.140.133.656.1

    195941.942.465.156.066.845.736.250.5

    196039.739.884.649.564.150.733.959.3

    196134.337.883.041.369.353.635.260.8

    196238.138.680.740.566.152.735.458.5

    196337.635.770.937.867.153.243.262.8

    196427.632.757.640.169.8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