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1/3页)  香港金融业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两个服务”(为广东现代化建设和香港经济繁荣稳定服务)为宗旨,以“五个引进”

    广南行是香港鲜活商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引进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为重点,促进广东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和jiāo流,拓展海外市场。

    广南属下的超级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粤海集团发展很快,经营的业务从对外贸易迅速扩展到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百货零售及超级市场、旅游及酒店、客运及货运、金融及保险等各个领域。到1996年底,粤海集团的资产总额已超过300亿元,当年营业额达150多亿元,年资产增长率达70%以上,已发展成一家以贸易为主导、以实业为基础的多元化综合xìng企业集团。〔7〕1997年5月,粤海还获香港管理专业协会颁发“1997年全面优质管理奖优异奖”,成为香港第一家获此奖项的中资机构。

    20世纪90年代以后,粤海与其他中资企业一样,积极推进“资产经营”。早在1987年1月,粤海已收购香港一家市值仅4000万元的上市的“空壳公司”,易名为“粤海投资”,作为集团在香港的上市旗舰。从1991年起,粤海先后将集团属下的广东旅游、广州麦芽厂、金威啤酒厂、丽江花园、南海皮革厂及多间酒店注入粤海投资,并透过发行新股收购广东省属公路、电厂和一批国有企业,使粤海投资在红筹股中脱颖而出。1994年11月,粤海投资被纳入33只恒生指数成份股。1996年底,粤海投资市值已超过150亿元。

    1994年12月,粤海集团从粤海投资中将“广南集团”分拆在香港上市。广南集团的前身是广南行有限公司,由粤海企业控股,于1981年在香港注册成立。该公司被中国外经贸部授权为广东省向香港提供鲜活商品的总代理和总经销,向香港提供塘鱼、生猪、活家禽、蔬菜、水果等副食品,成为香港鲜活商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广南行发展很快,除成功收购香港第四大的KK超级市场集团70%的股权外,还在广州、上海等地开设超市,在法国巴黎设有公司和商场,并创出广南牌食品的系列产品。

    1994年12月粤海投资将广南集团分拆上市时,正值红筹股热潮,虽然受到美国6度加息的影响,香港股市逐日下跌,但广南集团仍获50倍以上的认购。上市当日,恒生指数大跌277点,但广南集团逆市升,升幅及成jiāo额均名列10大。1997年2月27日,广南集团股价达10.40元,比上市当日收市价1.09元上升8.5倍,与香港另5家上市公司一起入选“全球最佳股票”,并名列榜首。

    20世纪90年代中期,粤海集团又先后将粤海制革(1996年12月)、粤海啤酒(1997年8月)、粤海建业等分拆上市,并在香港股市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到1998年10月广信事件bào发时,粤海集团已成为持有5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粤海持有20%以上股权的上市公司更多达8家,包括粤海投资、广南集团、粤海制革、粤海啤酒、粤海建业、南方国际、广益国际以及环球饮食等。

    这一时期,粤海的资产虽然迅速膨胀,但营业额却无甚增长,反映出公司资产的质素极低,业务回报远不足以偿还公司的贷款利息,整个企业集团一直处于净现金流出的状态。1997年净现金流出额就高达约38亿元。粤海唯有依靠更多的借贷和集资来支付利息,形成恶xìng循环。更严重的是,粤海的借贷中,短期债务一直维持在100亿至120亿元,约占其总负债的5成。

    粤海的财务状况虽然差强人意,但在当时红筹注资概念的推动下,粤海

    香港粤海投资大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