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3 章(第1/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梁朝总算挺住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延续着,没有变成东西对立的怪胎版图。

    外患虽然消除,可内忧依然不止。

    除了原先和他不相上下的王琳外,南方各地的土著军阀俗称洞主的,都趁乱揭竿而起了。由于士族被灭,各地驻军前去勤王,权力出现真空地带,当地的地头蛇当然不会放过这绝佳机会,纷纷占地为王。各地自行割据,叛乱不息。

    这又花了陈霸先两年的时光。到了557年,各地洞主基本被他一一剿灭。唯一剩下他的老对手王琳,还是占据一方,不听他的号令。

    瓜熟蒂落,陈霸先再也不愿等待他已经55岁了,终于效仿前人,实行禅让之事,于公元557年称帝,建立起自己的王朝陈朝。宋齐梁陈,六朝总算走到了它的最末节。

    陈朝,在历史的长河里非常微不足道。可谁曾想过,它的建立是如此艰难,承载着如此巨大的使命;但几十年后,它的消逝竟是如此地容易和荒唐?

    梁朝在江陵之难后,早已名存实亡。在陈霸先的力撑下,它苟延残喘了两年,没有亡在北齐手里,可最终也毁在它的保护者手里。

    靠军功起家的陈霸先,终于从看守油库的小吏走到了人生的顶点。人走到最巅峰的时刻,也是他人生最寂寞孤独时。每个从平常人家走出的帝王,都应当品尝过登顶时那种刻骨铭心的孤独众人喧哗中的无尽寂寞。

    陈霸先的孤独稍有不同,其他登基的帝王是热闹中的孤独感,而他却是真的孤独,冷冷清清的孤独。

    非常遗憾,他最盼望和他分享这份尊荣的人,不在他身边。

    因为他唯一还活着的第六子陈昌,却在西魏手中,连个正儿八经继承皇位的人都没有。陈霸先辛辛苦苦一辈子,挣了点家业,不就是盼着儿孙们传宗接代吗?常人如此,登临九五之尊的帝王,这种迫切感应更为强烈吧!

    最后陈霸先只得遗憾地立自己的三个侄子为王哥哥的两个儿子,陈被立为临川王,陈顼被立为始兴王(陈顼也被拘留在西魏);弟弟的儿子,连那个已死的陈昙朗都被遥立为南康王(当时陈霸先还没得到确切音讯)。

    老陈家的确人口凋零。别人家一登基封王,那是争得头破血流的,个别还要专门安抚,麻烦组织做思想工作的。而陈霸先倒好,就这么冷冷清清地封了三个王:一个已死,一个远在天边,只有陈才真实地站在自己面前。

    谁都料不到,这两个活着的侄子到后来都成了货真价实的皇帝。而其中一个,儿子多得惊人42个,算是替老陈家挣了口气。

    而这时,陈霸先还要去征服他最大的一个对手王琳。而他的征讨部队是在他禅位前出发的,而打着的旗号还是梁朝的。而他们征讨的借口是:王琳不接受梁王朝的统治。

    这下麻烦大了,由于陈霸先临时变卦,征讨完全师出无名了,倒让王琳有了口实:我还是梁王朝的忠实臣民,而你们已是货真价实的篡逆之臣。

    而倒霉的侯安都和周文育都一起被派了这趟尴尬的差事,临阵易帅够不吉利了,临阵易旗简直是倒了血霉了。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85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这种不祥的预感,侯安都走在半路上,就已经有点山雨yù来的感觉了。

    骑马过桥,骑术一向高超的他,竟然会连人带马全滚到河里去了。别说骑马了,便是好端端坐着不动,没招谁惹谁,他也会摔得很惨。

    侯安都心里本就忐忑不安,现在得到陈霸先登基这个近乎噩耗的喜讯,心里更加七上八下了:老陈,你当皇上,我们手脚并举赞成,跟着干也沾光,顺便还能光宗耀祖。可你老小子不能再忍一忍吗?起码等我们灭了王琳再动手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