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罪名下狱。
高长恭的亲信尉相愿,看到一向清廉的主将突然聚敛无度,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两人之间有一段颇为感伤的话。
尉相愿问:大王受朝廷器重,为何如此贪敛?很明显的投石问路。
高长恭默而不答。这是他的自我保护措施,怎可轻易说出?
尉相愿直接挑明:是否因邙山大捷,yù以此自得污名?
高长恭不再沉默,道:然!
尉相愿曰:“朝廷若是顾忌大王,必然以此定罪,那不是因避祸而更快招祸?”
高长恭一时泪下:知音啊!赶忙问计。
尉相愿提出:唯有一计养疾在家,勿干时事。
让这样的常胜将军,在这样的青春年华,选择激流勇退是非常残酷的。高长恭痛苦地挣扎后,他还是舍不下这叱咤风云的感觉,舍不下那块狰狞的面具。他留在了军中,希望躲过一劫。
可处境却越来越艰险,如同水草缠绕,让他难以脱身了。这时,他感觉危机四伏,想全身而退了。
恰好,南方的陈朝来进攻了,朝廷需要重将带兵前去御敌。对于每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而言,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征兵的号角,以往时是嘹亮无比的,能让高长恭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战斗的激情。可这回听来,已近于低鸣的丧钟了。 他不敢再露锋芒,他要把自己掩藏起来。他说了一句千古伤心话:
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
一个捍卫国家的良将,在自己的虎狼之年,竟然渴盼自己生病,以此躲过带兵的重任,以此避祸。从此,不管得了何病,高长恭都不再治疗完全随它自生自灭了。
然而,来不及了。敏感无能的高纬已起了疑心,而且难以消除了,还是让人送去了dú酒。
高长恭手捧dú酒,他虽有所预料,可没想到竟会如此之快地遭此dú手。他对心爱的郑妃说道:“我忠心耿耿,竟得此dú酒?!”
郑妃哭泣:“为何不求见天颜?”
“天颜何由可见?!”随着话音一起吞落的,是那杯送来的dú酒。这是年轻的兰陵王留在人世最后的一句话。
兰陵王在死之前,烧掉了一捆东西价值千金的债券。世人欠他的,他全部轻松抹掉了。
两员大将毁于己手,捍卫北齐的长城已近于倒塌。
而的确,不久前,寿阳城便因将领指挥无方已经陷落,南方早已告急。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01
及时行乐无愁天子的幸福生活
寿阳的陷落
当北齐混乱不止时,这时南方的陈朝已在崛起中日渐稳定。陈朝的第四任皇帝陈顼(陈宣帝)在抢了侄子的江山后,并不甘心过着偏安江南的小日子。他在不停播种龙子龙孙的同时,也渴望在扩张领土上建立成就。
此时的陈顼已登基五年,国内政局已完全稳定。这位在中国龙子生育排行榜上高居三甲的皇帝,已不愿只在龙床上证明自己的能力,他要通过战争收复以前的失地。
的确,生育和战争,皆是男人最愿意费力和炫耀之处,最能体现男xìng的魅力。
而收复以寿阳为中心的江淮之地,成为这位志向远大的皇帝首要的目标(志向远大,往往也意味着志大才疏,这是后话)。北伐,对于南方的汉人政权而言,是值得欢欣鼓舞的。
自侯景之乱始,南方一直承受北方两国的重压,轮流伺候这两位鲜卑老爷,苦不堪言。而今天,当朝皇帝终于提出要收复失地了。这是南方崛起的强烈信号。虽然,仅仅是表态收复失地,并非直捣邺城的壮举,可这也够扬眉吐气了。
统兵的是吴明彻。他本身就是江淮之人,熟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