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提心吊胆了,因为他将来会变成你最大的敌人。人不安,他随时会干掉你。但是安人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持经达变。
一、“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
“经”是“常道”的意思,就是我们这些同事,彼此之间有个共识,经常要注意的道理,不可违背的原则。
例如,我当主管时,我有个“经”,规定员工不管什么事情,大大小小的都要让我知道。你有件事情不让我知道,我就开始怀疑你,你是不是想骗我?如果没有这个原则,底下的人就可以自作主张,有的事情让你不知道。有的事情不让你知道,你就糟糕了。但做一个主管,假如事无大小,统统都要知道,那最后岂不是累死了吗?所以,我下面加了第二条原则:什么都不能管。员工大小事情要统统让我知道,但是我什么都不管,这样我就可以做好主管了。这与西方的原则是不一样的。
管理一定要按照规范行事,因为管理要有一个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共同的认识、管理的原则,也就是管理的规范。
企业应该有本公司独特的经营理念,由这些经营理念来建立一套经营管理的原则,作为全体成员的共识。这套经营管理的原则,是谁都不能违反的,这就叫企业文化。我们今天嘴巴都在讲企业文化,实际上不了解什么叫企业文化。
“经”要大家一起来念,才会产生作用。只有一个人知道,有什么用?如果一个公司,老板有老板的想法,部属有部属的想法,员工有员工的想法,在管理原则上搞多元化,那这家公司恐怕就得准备关门了。因为一旦是见仁见智,管理就会很混乱,永远没有秩序。
管理的原则,一定要组织成员共同遵守,这样公司才有纪律,员工才会产生一致xìng的力量,管理才会产生效力。否则各搞各的,各怀鬼胎,力量就彼此抵消内耗掉了。
在变动的环境当中,常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切都在变,但你一定要有不变的原则,不管环境怎么变,我就是这个样子,慢慢地信用就建立起来了。台湾地区有三家石油公司,在最近市场油价上涨的风波中,有两家公司的油价上涨,只有一家不涨,保持油价不变,叫做“逆势cāo作”,结果这家公司就赚了很多钱。所以环境越变动,你越需要有常数,这叫做“变中之常”。变中之常,才是管理的着力点。
市场是变动的,但是好卖的商品,永远有它的特xìng:价格便宜、品质优良、服务上乘,它们是不会变的。有一次我到厦门,朋友就带我到鼓浪屿去游玩,他说鼓浪屿有一种很好吃的点心,而且很多家都在卖,但每一家都标榜自己是正宗的。他说:“曾老师,你看看哪一家才是正宗的?”我说我不用看就知道哪一家是正宗的,你去看卖点心的人,哪个脸上最难看,它的东西就最正宗。因为如果东西好,他还给顾客赔笑脸,那算什么?就是东西不好才要赔笑脸。
“经”要形成共识,有赖于内部的经常沟通,互相影响。
二、“权”指配合时空的态度
“权”就是“权宜应变”的意思,我们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不得不有所变更,做出一些改变,以求制宜。
我们要重视什么叫做“不得不”。一个人要变,应是不得已才变。假如一切都很好,为什么要变呢?我们现在许多人受西方影响,认为即使再好也要变,反正变就是对的,结果变到最后,自己穷途末路,无路可走。
一切道理,都必须配合时间和空间而调整,但不是变。“变”和“调整”是有区分的。中国人只会调整,不会去变的。管理原则,当然也应该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动中求取平衡点。我们要根据原来的原则来做调整,而不是变。
时间或空间一改变,原则的运用也要随之调整,称为“应时而造道”。为了配合时空的需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