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叫做“有所变”,那些不应该变的部分,就称为“有所不变”。
我举一个实例。有时候我们做完一件事情以后,老板对你很不满意,就问“你为什么这样做”,你说我是根据你的话来做的,老板就很不高兴。他会说:“我现在叫你去死,你就知道不去死。我叫你这样做,你就真的这样做吗?你存心要把我气死吗?”下次如果你没有按照他的话去做了,他也会很不满意,就问你为什么这么做?你说我自己应变,他会说:“你就照我说的去做,就可以了。你会变,不拿我的话当话吗?”你就会很生气,我变你也骂,我不变你还是骂,那你要我怎么办?老板很轻松地回答:“应该变就要变,不应该变当然不要变,这还用问吗?”这是标准的中国人。我们不要以为他是神经病,他脑海里面装的就是《易经》的道理。
中国人不问要不要变,只问变得合理不合理。西方人是问要不要变,与中国人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父母教育孩子问题上,请问:“爸爸妈妈能不能打小孩?”如果说不能,那你是洋人;你说可以,那你就是罪人。今天我们很难教育孩子,就是因为这样。但是如果有人问我:“曾教授,父母能不能打小孩?”我的答案非常简单,我会说:“能不能不是问题,怎么打才是问题。”中国人五千年来,专门研究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不读这种书,却去读西方人那种研究能不能打的书,完全是浪费时间。
第56节:最好以不变应万变(2)
能不能变,要不要变,都不是问题;怎么变,才是问题。应该变的,你一定要变;不应该变的,绝对不能变。所以中国人变也挨骂,不变也挨骂,就是这个道理。
站在“有所不变”的立场,来探究“有所变”的部分,才不会乱变。一个是本,一个是作用,“不要变”是根本,“要变”是作用。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要先想“不要变”,不要先想“要变”,先想“要变”就糟糕了。“不要变”好不好?如果答案是很好,那就不要变。
人是具有惯xìng的动物。我们为什么总想去某一家餐馆吃饭?就是因为它的饭菜味道很合自己的胃口。如果第二天它的饭菜味道全变了,我们就不想去了。所以,老字号的酱油,轻易是不能改变味道的。因为一改变味道,所有老顾客都非常不高兴。
但是假如老字号的酱油味道总不变,是无法吸引更多新顾客的。因为社会在改变,人们在饮食上会有更多的口味需求,你总不变,他们就会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
我们坚持“有所不变”的部分,大家才会产生信心,否则一切都可以变,还有什么常理可言?同时重视“有所变”,大家才能够安心,否则一切都不能变,怎么能够适时应变呢?
人一生下来,就有个别的差异。我们要尊重他,不能勉强他,这才叫“以人为本”。一个人很会变,你就要告诉他:“你太会变了,要小心乱变。”一个人完全不会变,你要告诉他:“你这样不行,任何事情要朝变的方面去想,这样才能够变得让别人更欢迎你。”对待每一个人,我们要有不同的方法。管理是不能有不变的模式、固定的模型的。
三、时间朝坏方向流动
时间有一个流动的方向,它是朝着不好的方向流动,而不是朝着好的方向流动。因此,事情往往是愈变愈糟,而不是愈变愈好。比如:人愈来愈老,东西愈来愈旧、愈坏,风气愈来愈差。有没有例外?没有例外,老天在这方面是很公平的。如果时间往好的方向流动,随着一分一秒过去,人越来越年轻,身体越来越好,东西越来越管用,那我们统统不用工作,就躺在床上,根本不用去努力了。
我们必须以人力使其朝着好方向而变,才能趋吉避凶。
一个人要权宜应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