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3 章(第1/4页)  中道管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定都行不通。行不通,就不得不造假。所以,基层员工的造假行为,往往都是上级逼他如此做的。如果上级不管那么多,他就不需要造假。

    如果一位老总告诉自己的汽车司机:“你每天走几公里都给我记载下来。”司机就开始造假了。因为如果老总对自己的司机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就是在逼他造假。当然司机要造假太容易了,他可以修一次车报很多钱,可以加一次油报很多次,甚至开朋友的车去加油,他的各种造假行为让你防不胜防。最好的办法,就是老板用统计的数字来看司机的大概状况,只要不离谱就可以了,这也叫“持经达权”。

    各阶层的经权必须密切配合,以免愈来愈偏差,最后完全变了样。各阶层经权串联时是不能分开的,必须“持经达变”,紧密地扣在一起,力求配合。我们承上启下,指的就是秉承上级的“权”,作为自己的“经”,再传达下去,以自己的“权”,作为部属的“经”。

    上级只有用意,没有困难;部属只有困难,没有用意。一个是用意,一个是困难。用意是虚的,困难是实的。因此,各个阶层要去认真体会上级的用意,同时,要设身处地地了解下级的困难。只有这样,上级的权宜应变,才能够成为下级的不易的“经”,意旨才能够顺利传达下去。

    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上级的“权”,变成下级的“经”。这一级的“权”,就是次一级的“经”。这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实是层层串联的必然现象。因为上有政策,叫做“经”,下有对策,即为“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底好不好?请把你的高见简要地写下来:

    1?

    2?

    3?

    4?

    其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必然的,不是错误的。没有人说“上有政策,下没有对策”。没有对策,是行不通的,那就只能造假。

    因为,很难有一个政策可以百分之百地得以实施。中国领土这么广阔,南方和北方差距这么大,中央的一个政策如果能适用于全国,都符合地方情况,那就是造假了。我们大家来开会,一个意见提出来以后,百分之百的人赞成,那就是造假了。一部分人一定有那种隐藏的、不敢说出来的理由。

    所以我劝很多企业的老总,千万不能要求你的部属零缺点。因为他不可能零缺点,否则就会造假给你看。他心里会想:“上面规定我零缺点,如果我全心全力地去做,最后一定是我累死,上级不会累死,他会很轻松,那我累死自己干吗?”中国人是卖力可以,卖命不行。如果你对他讲:“哎呀,不要那么认真。”他就很认真地做给你看;如果你让他认真一点,他就会马虎一点。这叫“一yīn一阳之谓道”。

    我一生最佩服的人,就是我的妈妈。因为从小到大,我妈妈从来没有对我讲:“去做功课!”这和许多小孩的妈妈是不一样的。我现在每回忆起我妈妈,就想起她常讲的一句话:“去睡觉!”这是我妈妈最厉害、也是最高明的地方。每次临睡觉前,即使我的作业还没有做完,妈妈也会说“做不完作业没有关系,睡觉更重要”。但第二天老师会因为我没有完成作业而打我的手,不会打妈妈的手。这样,就逼得我每次放学回家,不敢直接去玩,而是赶快做完作业,要不然又要被叫去睡觉了。你看我妈妈多厉害。

    中国人是相当有反叛xìng的。很多妈妈很奇怪,她叫自己的小孩好好去读书,叫小孩回家后去做作业,结果孩子拿起笔来,就开始在课本上画妈妈,而且把妈妈的满脸都涂得黑黑的。妈妈看了一肚子火,却又有什么办法?

    我妈妈并没有直接叫我去做作业,而是规定我晚上十点钟前一定要睡觉,这样我就很紧张,放学一回家赶快做作业,做完作业后有时间才敢去玩,没有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