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5、 寂寞的院子(第1/3页)  江南散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c

    出惠山寺的二山门,左手有一条僻静的窄巷,名听松坊,窄巷被两边对峙的白墙所夹持,似延伸到很深的地方。巷子中间是被雨水打得光润而洁净的石板小道,道旁见缝插针地栽着几丛茂密的细竹,仅几丛就把窄巷郁郁青青地遮掩了,似乎无意间就可以把它错过,也似乎只有在无意间才能把它撞见。

    窄巷两旁,几处院落寻常人家般错落着,我想,能住在这里的寻常人物,多半也是要有着不寻常的地方的,想想乾隆先生六下江南,每到无锡来总是要跟他们去做邻居的。于是乎,我和同同捋着这僻静无人的窄巷进去,我也倒要看看是何样不寻常的人物曾经从这里走出来。

    果不其然,第一处便是顾瑞文公祠。对于这位顾瑞文公是何许人物,我并没有太往深处去想,因而只是看了门牌,便进了院落。进门有一堵影壁,绕着过去,是一处稍显局促的院落,院子里是无人的清静,只有绕墙栽的那些植物蓬勃繁茂着,高低有致地把个整个院落掩映在一派鬼狐出没的寂落中。院中间只有一座正房,在甬道不远的尽头,江南民居样式的粉墙乌瓦,木构的外檐,木构的廊柱,木构的门窗,一切都是再寻常不过的。然而不寻常的地方也是有的,因为我一进这院落,就看到挂在正房外,廊柱上的那一副木联,上边写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幅楹联熟悉得让我不禁颤抖,我仿佛是在这座僻静的院落中,不经意间闯进到了一个吵吵嚷嚷c喧嚣纷繁的历史天空里,那是一段让现代中国人浮想联翩的历史,那是一段有希望改变我们社会进程的历史,那是一段黑与白角力搏杀到惊心动魄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天空里,我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至依旧会情不自禁地颤抖地问自己,这位顾瑞文公,莫非莫非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顾宪成先生。

    顾宪成先生,是鼎鼎大名的无锡人,这点我是知道的,他所创办的鼎鼎大名的东林书院在无锡,我也是知道的,只时间的缘故,不能面面俱到,因而遗憾。这样的遗憾虽不强烈,但隐隐间总还是有的,以至于在这样寻常院落里撞见他时,稍感意外,而意外之余多是惊喜,以至于无锡写到这里时,尤觉得还是应该加上一段东林党的探讨。

    大概是这里少有人来的缘故,祠堂正房的门落了锁,因而只剩下了这院落,与这院落里的寂落。同同在这个院落里探头探脑地搜寻新奇,我在这个寂落里探头探脑地搜寻遗迹,可惜我们都一无所获,这个院落里除了蓬勃繁茂的绿色,和这江南样式的瓦房,也便再无其它了等等,也还有,还有历史留下的那一片天空,在那一片天空下,这位号称“东林先生”的顾瑞文公向我走来,温文而执拗地甩下一句,“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

    二c

    这是万历二十二年的一段往事了,当时的两位执拗的文人曾有过一段执拗的争论。这两位中其一是时任内阁首辅的王锡爵,再一位便是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的顾宪成。

    王首辅不无迷惑地问顾员外,“当今所最怪者,庙堂之是非,天下必反之。”

    顾员外面对自己的大领导毫不含糊地回答,“吾见天下之是非,庙堂必欲反之耳。”

    庙堂是谁,是皇上,也是朝廷,最终还是皇上;天下是谁,是群臣,也是民意,最终或还是群臣。这样的回答于今天看来都有些刺耳,在那个皇权至高无上的年头里,也更算是刺耳到振聋发聩了。但如此这般地与庙堂来争是非,自不应得到什么好果子,再一年,王锡爵请辞,顾宪成受命推荐阁臣,名单上赫然列着被万历皇帝批驳过的王家屏,于是顾先生终于惹恼了龙颜,自己也终于回了家。只是此一去,万历没有想到,王锡爵没有想到,或许顾宪成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个庙堂之外的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