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漫游曼哈顿(第1/4页)  填补灵魂空洞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离开自由岛,我们就驱车进入了大名鼎鼎的曼哈顿著名街区——华尔街。

    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为11米,是英文“wallstreet”的音译,原意为“大墙大街”。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跟随导游漫步在华尔街繁华忙碌的街道之中,历史的追溯开始娓娓道来。华尔街的童年期是从1653年一直到19世纪末。纽约早期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业的兴起,与荷兰人的商业精神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尽管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则是到了17世纪中叶在荷兰逐渐完善的。当时的荷兰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等。金融体系的发展催生了荷兰的经济起飞,使得这个面积很小的欧洲国家,一度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当荷兰人移民到北美,他们将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带到了新阿姆斯特丹。

    在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人攻陷,这个城市从荷兰人手里转到英国人手中,并被命名为新约克郡(newyork,简称纽约),以献给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和继承人,约克公爵(dukeofyork)。

    这里曾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

    然而现如今,许多金融机构则已经离开了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区去了。目前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因此,虽然地理上的华尔街非常小,但在真正的意义上,华尔街则依旧是美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服务业的代名词。

    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因此已经逐渐跟不上金融机构扩张业务的需求了。

    看到华尔街就使我们不得不回想到2001年9月11日那个极具历史戏剧性的一刻。可以说“9.11”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局,从那以后,很多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

    那一天位于华尔街附近纽约金融区的世界贸易大厦遭到恐怖袭击,纽约交易所停止交易,这一刻,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几乎停摆,华尔街这个金融帝国的巨大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没来到此地之前,说到华尔街这个名字,我脑子里第一个闪现出来的标志大概就非那座大名鼎鼎的铜牛莫属了。彼时彼刻终于亲眼一睹了它的风采。

    铜牛雕像一直是美国资本主义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也是外来游客必到的一处景点。这座塑像是由意大利艺术家狄摩迪卡设计的,铜牛身长近5米,重达6300公斤,无数前来观光的游客,都愿与铜牛合影留念,并抚摸铜牛的牛角来祈求好运。狄摩迪卡是在1987年纽约股市崩盘之后,有了创作的灵感。他说:“当我看到有人失去了一切,我感到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