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饭厅,周处长见了,便有那么点不悦,他让苛国庆先等等再说。看来他真的成为文丐了,而且是等而下之的文丐。无冕之王云云,真是笑掉大牙。
站在豪华的餐厅里众多吃客之中,苛国庆当了一阵地地道道的观众。
周处长说:“我们没讲管你的饭的。”他不知是不情愿 还是为自己的冷淡寻找理由。
苛国庆道歉说:“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只要采访顺利,低三下四也无所谓。
杨焕明也管会务,而且他是引狼入室者,他也还没入席。终于等到了末席开席 ,周处长示意苛国庆可以坐下吃了。几人便围桌而坐。杨教授可能看出了周的一张大约在冬季的脸,向周及旁边另外几位解释了几句。
坐上有一位笔挺西装者,听说苛国庆是清江来的记者,没安排就来了,立马甩过来一串算得上纯种的京腔来:
“怎么没联系好就冒冒失失闯到香山会上来了呢?这个会上有很多东西是保密的,你知道不知道 ?出了问题怎么办?”西装是会务管理者之一,颇具革命的警惕性。
苛国庆说是跟周处长diàn huà联系过的。周可能看到有些走火了,也证人一般肯定是曾联系过,并说他不是来采访会议的,是来采访孙方臻等科学家的。
西装说:“跟会议无关,那我们就不管了。”他快人快语,并没有失面子的感觉,其作派看来如那身西装一样比较正宗。
看了这幕戏的杨焕明教授,似乎有点过意不去,因之中午的采访比较顺利。苛国庆在杨焕明和孙方臻下榻的房间里,先采访了杨焕明,接着又采访了孙方臻,这时已到下午开会时间。从孙方臻和杨焕明的口中,他得知大名鼎鼎的陈竺院士也来了,而且是会议两主席之一,另一位主席是老资格的吴旻教授。陈竺是上海二医大的,在基因研究方面独具特色。苛国庆寻思开会期间,采访陈竺恐怕不现实,但还是不心甘,于是恳请孙方臻进会议室时与陈竺交涉交涉。他守在会议室门口。交涉自然没有结果。孙方臻告诉苛国庆陈竺太忙,没时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苛国庆不太灰溜溜地离开如诗如画的香山和香山饭店,打道回京城。
过后在京城,又到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所及北大c清华c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采访了不少科学家。
最可喜的收获,是采访到了屠呦呦教授。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新型抗疟药的主要创制者。该药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美c英c法c德等国化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
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c本草c地方药志的单c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
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水一升,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灵感一闪。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