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无光灯笼(六)(第1/2页)  剑雨长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红云此话却是问之要害,世上之事,有果必有因,纵是飞来横祸,奇闻异事,也是从起因中,开枝散叶而来。秦红云虽问得出,但却想不通。她天姿妩媚,武功也颇高,若要她魅人shā rén可行,但这思事之事,完全不懂。

    更何况眼前还是如此骇人的七命之事,七条性命中,又大多是毫无关联之人。

    且不说这四人彼此并非深交,更何况那“云山道人”与“古月老尼”俱是方外之人,但是如有深仇大恨,如此二人怎到一起?当年上一代“长乐门”掌门,在泗水桥边,将“长白剑宗”剑主一刀毙命,由此两派结成世仇,这两派中人怎齐齐到这古寺之中?挑灯人将四人杀死,因何而杀?

    苏梁越想越迷,索性也不再去想,更不去理会寺墙上那血字。若是将其抹去,恐怕依然会有人,将这七条人命,用另种方法算在他身,将其散播。

    心中想罢,便拉着秦红云变向寺内走去。

    古寺外无光灯笼高挑,已是奇怪。进入寺内,苏梁更觉惊奇,山寺之内,竟与苏梁他初来之时一样。

    在山寺中走了一圈,莫说死去那四人尸体,竟然连赵升那三人尸体竟俱是不翼而飞。大殿外荒草翠柏摇晃,树影沙沙,月华清波之下,似有飞灰随风飘荡,好似从未有人来过一般。尸体血迹不见,那倒下的半面寺墙竟也砌好,细细观看,寺墙上还沾着老灰,若有初入此地之人,决计也想不到,这半面寺墙曾倒过。

    纵是今夜连做奇事的秦虹云,此时也觉得这太过诡异,惊道:“这地上尸体哪里去了,那可是足足七具尸体,怎地都让那挑灯人带走不成?”

    苏梁忽然问道:“此处只有这一条山路么?”

    秦红云点头称是。

    苏梁若有所思,沉声道:“那就怪了,这有山路一条,我二人从山路而上,想来挑灯人也只能走荒草密林。但我这一路,一直小心谨慎,莫说挑灯人一人携着七具尸体,便是挑灯人有七个,穿林过叶也觉逃不过我耳。”

    话音方落,苏梁眸光一亮,拍手喝道:“我晓得了,是水路。那挑灯人定是从悬山下的江流,将那七具尸体带走。”

    苏梁所想虽出乎意料,但除此之外,却又真无其他法子,秦红云道:“难不成你要顺着江流去追?”

    苏梁一摆手,道:“江流如此湍急,只怕现在已不知在何处了。你与我先将那人头安葬,这里的事先暂放一边。安葬后随我先去找秋桐,你不是也说过晓得秋桐下落么。等我杀了秋桐,便送你回秦家,你所作所为,便由你秦家家主定夺。至于七命之事,等我先将秋桐杀了,再言吧!”

    说罢,连点秦红云三处大穴,将她一身功力封的干净。秦红云知晓若回秦家,不被父亲秦朝群打死,也必会被禁足不知何年。心内虽是不愿,但也不得随着苏梁,将那七颗人头取下,妥善安葬。

    苏梁虽将此事暂放一旁,但也知晓此事绝非如此简单。挑灯人决计不会随意而为,若只想将此事变成悬案,不写便是,有那等将山寺恢复原貌手段,何苦将苏梁之名题在寺墙之上。只是苏梁不解,他从鬼山下来时日不多,又会是何人想要嫁祸与他,若这山寺为局,难免有些大费周章。毕竟以活人身死作局,其间算计必要妙到毫颠。

    若那挑灯人真心为他作局,必不会如此罢了,恐怕这只是其中一二而已。

    一路下山,秦红云见苏梁闷闷不乐,不敢多嘴,毕竟身家性命尽在他手,更不知苏梁是何心性,若是喜怒无常之人,只怕下场,不会比那人头灯笼,好上几分。

    挑灯人已乘江流而去,苏秦二人一路自然未遇到。苏梁已从秦红云口中问出,有关秋桐讯息,秋桐学的乃是“千雪剑法”,常年居住在昆仑山脉,即可赏雪,又可修剑。因每年七月十二日,正是他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