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吉,首先抢上了城头,余众相继随上。不多时,城上布满了李渊的兵将,杀散了城头守兵,逾城开门,迎入了大军。
代王侑年只十三岁,闻知都城已被李渊攻破,逃匿在东宫,慌做了一团。
渊率众搜寻,得了代王,即将他拥出,徙居大兴殿后面。渊自寓长乐宫,与民约法二十条,悉除从前的苛政,越日即拥立代王侑为皇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正是:入关已定兴王业,名义还须重至尊。
yù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由派派小说论坛(www.4020.com.cn)发书人 once918 搜集整理上传
书版权属作者所有,请勿用于商业传播
原如喜爱本书,请支持原作者,购买正版实体书
第八十六回 负义杀友顿失众人心 背约寻欢屡尝闭门羹
话说李渊兵入长安,拥立了代王为帝,改元义宁。渊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晋封唐王。以长子建成为世子,世民为秦公,元吉为齐公。嗣接到刘文静的军报,已擒住了屈突通,遣人解送长安。原来河东的各路隋军,闻知长安已被李渊攻破,因家属尽在城内,当然要恐惧失措。屈突通遂命部将桑显和留守潼关,自率了众人,趋往洛阳。哪知他军行未远,桑显和已是降了刘文静,献了潼关。显和又对文静道:"通众皆关中人,怀家的念儿甚炽,今突通率众趋洛阳,实非众人所愿。末将不才,愿招通众来归。"
文静大喜,即命偏将窦琼和了显和,合兵追通。通众去本不远,一追便近,两下相见,显和即大声呼道:"如今京师已陷。汝等皆是关中人,到洛阳去作什么?不如归了唐公,得与家人重叙,岂不甚好!"通众闻言,本是勉强随通,此刻见显和相招,即齐释了甲杖,尽愿归降。且将屈突通擒住,窦琼、桑显和便率了降众回去。将突通送至了文静大营,文静即转解至长安。
渊见了屈突通,急叱左右,替屈将军解缚。渊笑对突通道:"渊愿将军诚事幼主,与渊共肩国事,讨平乱贼,望将军见允。"突通到了此刻,xìng命为重,已是无法反抗,只得唯唯从命。渊即任突通为兵部尚书,兼封蒋公。
又使通招谕河东通守尧君素,劝其来归。突通遂至河东城下,君素正在城上。
突通遂遥语君素道:"唐王拥立幼主,名顺义正,公若能归,无患不富贵。"
君素叱通道:"李渊扶幼主号令四方,司马诏之心,路人皆知。汝自背主从贼,尚有颜面临此城下,招人附逆么?寄语李渊老伧,君素头可断,心不可夺的!但知为君效死,余皆不知!"突通听了羞惭满面,哑口无言,只得回报李渊道:"君素倔强,无归附的意思。"
渊暂将河东搁置,专探东都消息。东都留守越王侗,自李密进逼东都以来,即一再遣使,向江都告急,虞世基还说越王年幼胆怯,太属慌张,炀帝也深以为然。迨警报迭至,炀帝方命将军庞玉等,率军往援东都。越王侗亦使段达,出兵会知庞玉,夹攻李密。先时密将柴孝和,早劝密速袭长安,那时李渊尚未入关。孝和的计儿,原是甚善,李密却不依从。只在东都城下搏战,遂被庞玉、段达的两支兵马,前后夹攻。将李密的兵马,杀得大败。密也身中流矢,险致落马,率了残卒,奔回洛口。隔了几天,密怎肯甘休,又部署兵马,带了几员大将,再向东都,杀败了庞玉、段达的兵马,又遣徐世绩袭取黎阳仓。这时有个道士徐洪客献书与密,他的意思,乃是恐密众久聚,粮若一尽,人即星散,师老厌战,难于成功,不如乘进取的机会,率了骁骑锐卒,沿流东指,直向江都,执取独夫,号令天下云云。
密瞧了洪客的献书,也深以为善,心折其人,即作书招致洪客,洪客已是不知去向了。密便yù依了洪客的计谋,正待东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