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现世报来得快(第2/4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是版署的。嗯,新闻出版总署。今天,上门办公。为各位新闻工作者提供报名服务。诸位若是要报考,就准备填个名字吧。”

    “报考?”侯青愣了愣。

    “便是如此。从今往后,若不得新闻出版总署的编修职业考试通过之人,不得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就比方说,若是一个报社编修,写的文字要几万人传阅,却发现连一个正确的字都写不对,那岂不是贻笑大方?朝廷有念于此,便特地开设了考试。诸位请吧?”年轻人笑了笑,目光落在了侯青的身上。

    那一身白衬衫在这青天白日的反光之下,看得侯青眼睛都要亮花了。

    “考!”侯青咬了咬牙,只是,报名完了以后,他忽然想起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什么时候考?”

    “就在两日后。”白衬衫们笑了笑。

    侯青晕了过去。

    两日后。

    原本颇为冷清的京师贡院忽然间热闹了起来。

    这里始建于永乐十三年,原来是前朝礼部衙门的旧址,坐北朝南,大门5楹。往里有二门五楹c龙门c明远楼c致公堂c内龙门c聚奎堂c会经堂c十八房等处。

    这里是京师开科取士举行会试的地方。眼下大明二七六年十月显然还不是大明举行会试的时候,故而这里原本也是颇为冷清。

    但新闻出版总署宣布了考试过后,这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自从去年朱慈烺在南京开了金陵报创下偌大威风过后,京师的大报小报也是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

    不算印刷工坊的工人,单独只算在京师里办报的编修们就足足高达数百人之多。眼下新闻出版总署开了这么一个考试,想要往后继续在报业里工作,自然不能错过。就如同非科举当不了官儿一样。

    再加上总有些人觉得办报是个不务正业的活儿,眼下朝堂办下了这么一个考试,顿时也惹得京师百姓趋之若鹜,纵然那些原本不做编修的,也想来考一个出身。

    尤其京师时报更是刊文,想去人家京师时报社里当编修也得考过这个编修证呢。

    侯青预感到了不对劲,但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到了京师贡院。

    这里墙垣高耸却是环境阴森,公堂c衙署都是高大森严。进入过后,照例一番搜检防止夹带后侯青进了考棚。考棚与此前侯青可靠时一样没变,依旧是十分简陋,外层围墙三重,有外棘墙c内棘墙c砖墙。

    唯一让考生还算放松的是,这里一共有九千多处考棚,此次前来报名的只有一千余人,地方大大宽敞,也不用排到那种靠近五谷轮回之处。

    依旧是如科举一样严厉,但大部分人都表现得十分适应。

    在几个夹带被发现的考生押解出去后,考场内安静了下来。

    侯青看着几个兵卒手捧着试卷分发时,心里咯噔一些,明白了不妙的预感到底是什么。

    试卷下发了下来。

    但侯青只是一看便傻了眼。

    第一题: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是。

    1《永乐大典》

    2《古今图书集成》

    3《艺文类聚》

    4《太平御览》

    第二题:编修加工整理的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1决定稿件取舍

    2履行出版单位职责

    3保证书刊质量

    4发挥编辑人员的创造性

    上面的字侯青都认得,只是想要解题却都麻了爪。

    他连忙翻页,想看看下一页的题目都是些什么。

    只是一看,更加慌了。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买给另外一个,问他赚了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