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现世报来得快(第3/4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裁缝,有一块6长长的呢料,她每天从上面剪下来2尺,问多少天后,她剪下最后一段呢料?

    这些题目一道一道地看下去,侯青的脑袋一下子嗡嗡嗡地响了起来,只感觉要胀破天际。

    但这些题目却又不答不可。侯青也是考试老手了,在京就是准备着两年后的会试,自然明白最基本的道理:写了好歹有几分能得分,要是不写,那可就一分也别想指望了。无奈,只好哗啦啦写过去。

    一路胡言乱语写完后,眼见整个试卷满满都是自己工整的楷书,侯青一颗焦躁的内心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只是,为了得到这一份片刻的安宁,侯青的精神都要崩溃了,一路上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题目,整得他脑袋一团浆糊。

    忽然间,侯青又发现试卷上还有一页,是最后几道题。这几道题倒是看起来简单许多。尤其最后两题颇为简单。

    一个是:九乘以七是多少?

    1:九十七。

    2:七十九。

    3:六十三。

    另一个则是:大明总田亩为多少,平均税率为百分之几??

    1:七十万万亩,平均百分之十。

    2:八十万万亩,平均百分之二十。

    3:一百万万亩,平均百分之三十。

    脑子昏沉的侯青刷刷刷纷纷画了个1与3。

    当他走出贡院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昏沉的脑袋只想大睡一觉,这才能够重新恢复思考。这天上地下,纵然是天翻地覆,他也兴不起一点点的注意力。

    一日后

    崇文门大街上,又响起了报童清脆的的卖报声。

    “新闻出版总署编修考试结果通报!报名者一千,通过者九十三。喜讯,京师时报全员通过!”

    “卖报喽卖报喽。编修资格考试通过名单出炉喽!”

    “京师时报,第一时间获得时事新闻!”

    刘一和拦住了一个报童,仔细在报刊上寻找了起来。

    九十三人的名字说多不多,一眼扫过去,顶多百来息的时间就能扫过去。只是,怎么看怎么都没发现里面有侯青的名字。

    刘一和心中一沉,知道这是朝廷的反击。

    就当刘一和想着如何应对的时候。

    忽然间,路上有一人高声大呼起来:“怎么可能!京师广评上下竟然一人都没有!”

    “就是!堂堂京师广评的总编修,那可是报业第一才子,竟然榜单无名?定然有那黑心之事!我不服!”

    “我也不服!等等,大家快看,京师时报也说了,这新闻出版总署可以查卷!走,我等查卷去!”

    “同去同去!”

    街道上一阵喧哗,刘一和亦是感动连连:“民心可用啊,正道在我啊!查卷去!”

    众人纷纷去了澄清坊的新闻出版总署里。

    却不料,这里早已严正以待。一路上,到处都是值守的书吏与士卒。

    “查分?行行行不过,你们不能进去。就在这大门口查!”夏允彝穿着一身白衬衫,声音沉稳,气度威严。崇祯初年时,夏云彝与陈子龙c徐孚远等人结为几社,都是十余年的老交情了。

    这些人虽然被算到复社东林一党名单中,但其实这几人都堪称忠烈。

    五年前,夏云彝进士及第在福建长乐任职知县,革除弊病,考评上佳。这一回陈子龙入京,自然也想起了这些旧友。

    而这,便是这些历史上名人的厉害之处了。寻一番夹带就有好些人才相助。

    这一回,夏云彝便任职新闻出版总署法规清吏司主事,位在六品。

    刘一和见了夏云彝,也不由惊叹了一声:“卿本才子,奈何为虎作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