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牡丹花开(第1/3页)  仙路何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月初,春光明媚,为期半个月每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节在洛阳府尹文乐兴的一声“开始”声中正式开幕。

    今年由于两个月前张寻一首《赏牡丹》的出世,洛阳府乃至周王加强了宣传。于是到洛阳来赏牡丹的文人雅士比往年多了一倍有余,就开辟了两个分会场,不过主要的会场还是张府旁的牡丹园。张寻慎重起见还是决定兵分三路,张寻和四美当然是去牡丹园,张行张铭去一处分会场,张倩雯张秀雅去一处分会场。虽说四个孩子年龄不大,但都比较机灵,武功也还不错,安全方面张寻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牡丹园很大,一眼望去仿佛无尽花海。洛阳牡丹以花朵硕大c品种繁多c花色奇绝闻名于世。张寻和四美漫步中间的石砖路上,两旁都是各色牡丹,壮观极了。红色的c白色的c黑色的c粉色的chuáng sè的c紫色的c蓝色的c绿色的即相映成趣又争奇夺艳,不愧有“国色天香”的美誉。

    当然牡丹节不只是赏牡丹这么简单,还有诗会c绘画大赛等等,甚至各大青楼的头牌也要出来争夺一番谁最受才子们的喜欢。总之争斗无处不在,花在斗,人斗的更凶。这不,张寻前面就有两家诗社斗上了。听旁边的人议论才知道这两家诗社斗了好多年了,可谓冤家对头。不过这些都和张寻无关,也就当个热闹看看。

    这两家诗社一个叫昕风诗社,一个叫凌云诗社,在这洛阳城也算小有名气。文人之间有惺惺相惜自然也有争锋相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俗语就能充分说明文人之间的争斗往往比武者之间更厉害。说起这两家诗社最开始的交恶,都是百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两家诗社都刚成立不久,正处于积蓄名气的阶段。而这洛阳城中,最大的舞台就是已经开办了上千年之久的牡丹节了。昕风诗社的社长叶昕风和凌云诗社的社长孟凌云就各自带着自家诗社的几名核心成员参加了那届牡丹节,准备一举成名。说来也巧,两家诗社在赏牡丹的茫茫人海中居然碰个正着。叶昕风喜欢红牡丹,认为富贵艳丽于是为其作下诗句“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孟凌云则喜欢白牡丹,认为圣洁清雅,听人作诗称赞红牡丹,心中不爽,就立刻作诗为白牡丹正名。诗名就叫《白牡丹》高声吟道:“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就这样,两家诗社就杠上了。

    回到当下,前面两家诗社此刻又开始了斗诗,在洛阳牡丹节,这也是个看点了。张寻听了听,觉得还行,虽说他自己作诗不怎么样,但论鉴赏能力,还是挺高的。不过那两家诗社的成员作的诗也就还行,不是什么chuán shi之作。张寻听过几首也就没了兴趣,和四美一起越过这斗诗的人群往前去了。

    张寻隐隐约约感到寻找“种子”的契机要在牡丹节快结束前出现,既然这样,张寻就和四美专心欣赏起牡丹花的娇艳。还别说,专心起来,牡丹还是那些牡丹,观感却不一样了。就这样一路前行,突然碧荷说道:“夫君c姐妹们你们看,这有一条小径。”张寻闻言看过去,原来这一条小径的尽头处有座楼阁,只是以自己四位夫人的目力看不到那么远罢了。张寻也不提,当作给四美的一个惊喜好了。张寻对四美说道:“既然这有条小径,那我们就沿着这小径往前走,看看有什么发现好了。”足足走了半个时辰,来到了那楼阁之下。

    只见楼阁之上的牌子上写着“牡丹阁”三个苍劲雄浑的大字。再看这楼阁虽在这荒无人烟之地,不知经历多少年风雨,但依然静静的立在这里。任由世道变迁,我自巍然屹立。张寻说道:“四位夫人,既然这上天让我们发现这条小径,来到了这牡丹阁,那我们就入内一观好了。”

    这牡丹阁内,灰尘满布,还有一些蜘蛛网什么的,张寻就把窗户推开,让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