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第1/3页)  碧玉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文太爷是个仔细踏实之人。他知道哥老会在川滇黔康势力大,怕不坐实牛力海的罪,或有疏漏c授人以柄,坏了官声。所以并不急着过堂。

    到后衙坐定后,他叫文武去传捕快马班头。马班头是马尾乡人氏,在县城南街住家。已经回家了。文武又找门房去家里把他叫来。

    文太爷知道凡是衙门捕快衙役人等都是官匪通吃的人。有些还是袍哥中人。他开始没有找吩咐马捕快密查是不相信马捕快。事到如今c姑且用他一用,光靠自己c恐一时难以结案。不能让冤亲苦主久等,况且前任知县巳拖了一年多了。

    马班头到后c参见太爷完毕,文知县对他如此这般吩呼一番,马班头领命而去。回去后即安排他手下红黑两道的耳目细作去探访牛力海的罪行。

    牛力海几天前就有衙门里小兄弟给他带话,说是有人在新来的知县那里把他告了。但几天了又不见县衙传他,心里一直狐疑不定。本想去找冯班头打探,但奈何与他又有积怨。

    几年前牛力海的一个兄弟伙张麻子,在城隍庙傍空地搭布蓬开了一个鸡毛茶店。那天城隍庙戏台演坝坝戏。是庙祝请的跑江湖的草台班子,不收钱,看的人很多。这时有两个一大一小的青年妇女就随手从张麻子茶蓬里拖了一条板凳要去看戏。平时倒没有什么,此时张麻子正在生闷气:人都去看戏了,没人喝茶,今天生意还没有开张。一见有人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拖他的板凳,便吼道:"搞啥子?"对方回答说:"我们借下板凳看戏。"不借也就算了,这张麻子操袍哥是个流惯了的人,他顺口一句:"看戏c看啥子戏?看粗细啊!"对方年纪大的女人脸一红,放下板凳二人转身就走了。张麻子也不在意。半个时辰后,马班头带了几个衙役弟兄气势汹汹的走到张麻子面前,二话不说就是两个大嘴巴子,骂道:"liu áng!"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镣铐往张麻子脖子上一挂就带到衙门里去关起了。

    原来这两个青年妇女是马班头的老婆和使女。刚被马班头从马尾乡下接到城里南街上买的新房没几天。乡下妇人很少进城,刚进城觉得什么都新鲜,每天吃了饭就满街走,看稀奇。今天见城隍庙演戏,走到这里遇上了,就想看。来得晚c到处都站满了人,就想借条长条凳站上去看。乡下人iàn pi薄,见张麻子是个男人,不好和他打招呼,以为张麻子一问c她们回答了就成了,就是不借也没什么。那和张麻子是流惯了的,结果说了这句双关语。所以有些话是细究不得的。就跑到衙门口叫出马班头哭诉了原委。你想马班头是红黑通吃的老江湖了,岂不知这句话的深意。于是大怒,带了几个弟兄把张麻子带到县衙一顿暴打。

    张麻子的小兄弟赶紧跑到东门上通知牛力海。兄弟伙有事,大爷要出面捡平搁顺,这是操袍哥的规矩。牛力海通过中间人说和,答应给马班头赔礼赔钱,马班头看中间人的面子c见好就收。隔了几天才把张麻子放了出来。

    张麻子对他这个大爷一肚子不舒服,认为遭"剪了眉毛"(丟面子),从此远走他乡,不在绵竹混了。牛力海则认为马班头公报私仇,心里多大个疙瘩。双方从此结下怨愤。

    牛力海正在"饮涛"茶馆里东思西想心神不定之时,只见门外马班头带了几个衙役走到他面前满脸堆笑:"牛哥,有人把你在我们县太爷那里告了。"说"我们县太爷"几字还特别加重了语气。"规矩!请你跟我们走一趟!"说着把手中的铁镣牛力海面前一举。牛力海起身故做镇定说:"好,走就走,还把老子的卵泡子咬了。"侧身对身边几个徒弟道:"我去一下就回来,你们把茶馆照看好。"

    大西街衙门前早上就挂出了"放告"的粉牌。不一时新县太爷今天审案的消息就传遍了绵竹全城。万冯氏等原告把县衙前的登闻鼓打得山响。众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