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第1/3页)  碧玉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不久文绍青的太太李氏夫人和xiǎ一 jiě素梅也从江苏省南汇县随任来了绵竹。文知县信奉:为政不在多言。并不乱出莠政扰民。绵竹文风又盛,常和县里一些五老七贤诗酒唱和,几年下来,文绍青把一个绵竹县治理得道不拾遗c夜不闭户。

    公事之余有时也信步到东门外"饮涛"坐坐茶馆,也借机了解民间疾苦c里巷隐事c田家收成。

    "饮涛"茶馆的万冯氏请了两个茶役,儿媳凤娟娟回娘家后便无音信,听喝茶的茶客说,早已另适他人。她就更怕万荷被凤娟娟带去做"拖油瓶"受二爹虐待,便自己带着孙女万荷度日。

    辛亥事起,文知县将印交于绵竹县军政府,自己则携带家眷离别而去。因其时南北阻隔,路途兵荒马乱,回不了江苏南汇,就寄籍成都文家场在此定居下来。因为此处文家也属于江苏南汇文家的一个支派。

    临走那天绵竹军政府c全城缙绅商贾c四乡八村父老百姓扶老携幼相送十里长亭。此时万冯氏带着已经十二岁的万荷泣不成声的挤出人群,双双跪在文绍青面前哭诉道:"文太爷为老婆子伸冤报仇,老婆子终生难忘。愿来生结草衔环相报。本不敢有什么求于太爷,只是老婆子年事巳高,恐不能看我孙女万荷chéng rén,愿将我孙女送于太爷为妾,将来为太爷生一男半女,也是老婆子报太爷之恩。"文绍青闻言大惊,连说不可。军政府c士绅都责怪万冯氏糊涂c不晓事。僵持之中,有人建议道:"文县令何不收万荷为义女?"文县令一想也好,等以后再把万荷送回来。反正成都到绵竹也不远。且把眼前这个场面应付了再说。于是就受了万荷三拜,给她取名荷香,才把一场风波平息下来。然后文绍青与众人洒泪别过。

    万冯氏从怀中拿出一串碧玉珠子塞到荷香的手里,含泪对荷香说道:"这是你那去世的爹的,你带在身上平时无事拿出来看看,也算是见了你爹了。"荷香哭着接过碧玉珠放进了怀里。万冯氏也自安心而去。

    荷香到文府后跟着xiǎ一 jiě素梅形影不离,文绍青送她去读新式小学堂。只是年纪稍大,常受同学叽笑。她也不以为意。万冯氏逢年过节也到文府走动,给文老爷送来绵竹的松花皮蛋c剑南春酒c什邡县叶子烟等。荷香放暑假也在家人赵洪护送下回绵竹看望婆婆,一直到初小四年毕业。

    荷香在文家是半个xiǎ一 jiě的地位。素梅十八岁那年出嫁c她死活要跟来c但总得有个名份,所以只得以陪嫁丫环的名义来到了陈家。陈太傅与文绍青是好友,但官宦人家讲究外言不入内c内言不出外。彼此除了诗酒之外并不道及家人细故。况且此事是文绍青为官任上的事,已过几年更不会提及。

    虽是丫环但因为是少奶奶从娘家带来的,陈家上下也没有把她当丫环使唤,她也只是陪侍少奶奶素梅。

    成都是古城,明末清初经历了频繁的战乱c兵燹c灾荒c瘟疫,"城郭鞠为荒莽,芦舍荡为丘墟。百里断炊烟,第闻青磷叫月;四郊枯荗草,唯见白骨崇山。"清代前期,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四川经济得以复苏。康熙初年,重修成都c乾隆四十八年又得以大修,城周二十二里三分,东西相距九里三分,南北相距七里七分。"芙蓉围绕几千株",平添秀色,以多植芙蓉之故,又称"蓉城"。"锦江不少吴船泊"c"缫丝听似下滩声"手工业c商业也得到了发展。

    巍峨的皇城前面不远的三桥,高拱的桥洞下,划过一艘艘小巧轻盈的舴艋之舟。雍正九年,成都知府项诚奉巡抚宪德面谕:"疏浚金水河,便利人民","凡商贾舟楫由大河拨换小船直通满城",计自西门外磨底河起,穿满城c过三桥c青石桥,直至东门外府河止,挑浚一千五百多丈。从成都四郊贩运瓜果蔬菜柴米的载货大船,可以停泊在东门外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