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风雨尚息(上)(第1/3页)  旧年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开春的晚风依旧是伴着凉意的。黄昏渐渐沉了下去,天边的火烧云也随着燃了起来。楚世涣一身戎装骑在马上,宝剑挂在腰侧,往自己的府邸缓缓走去,身边并未跟随任何亲兵--自大清早进了长安城以来,他先是入宫面见圣上,而后又回到军队中忙碌了一番公务。到这个时辰才得空回府,一路上甚至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现如今身上又多了几分寒意,使他不由得勒了勒缰绳,使得胯下的马加紧了步伐。

    “老爷。”远远望去,楚府的大门敞开着,管家吴添已在门口候着。楚世涣下了马,看到他站在一旁,点了点头。“怎么了?”“回老爷,杨大人已在屋中等候您多时了。”“杨大人?是杨崇笙?”见吴添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楚世涣心中更添了些许疑惑。“如今已是晚膳时分,他不在杨府,却来找我做什么?”

    杨崇笙坐在正厅,面前放着一壶已经凉了的茶--他一个时辰前便到了楚府,见楚世涣久久不归,心中正是着急。见到楚世涣终于姗姗来迟,他连忙起身,作了个揖,先一步说道:“还望楚兄恕罪。楚兄今日方到长安,定是又劳碌了一天。杨某本不应此时前来,只是事关重大,使杨某不得不走这一趟。实在是多有打搅。”楚世涣连忙制止了他。“杨大人快请起。你我之间本该平起平坐,不必如此客气。杨兄今日既是有事,那便坐下慢慢说吧。我刚刚回京,既已忙了一天,倒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了。”说罢,他做了一个手势。“杨兄,请。”

    杨崇笙抬头望了一眼站在楚世涣身后的吴添。楚世涣转头一看,了然于心地说:“吴添,这里没什么事儿了。你先下去吧。”“是,老爷。”

    杨崇笙这才平复了一下情绪,梳理了一下今日与皇上议事的内容。“楚兄可知杨某此番前来所谓何事?”楚世涣沉吟了一下,“虽不太知晓。不过听闻杨兄今日被圣上召去了御书院议事,想必正是与此事有关吧。”

    杨崇笙点了点头。“正是。楚兄当知,皇家围猎快要开始了吧。”楚世涣愣了愣,随即便肯定地说:“不错。我虽常在关外,却也知皇家围猎本是定在四月初七,不料今年战事初起,不得不加以延后。怎么?杨兄所说之事,与皇家围猎有何关联吗?”

    “今日圣上召我前去。一是要商议该如何赏赐你与苏将军;二是身为内臣,要详议皇家围猎的许多细节,还要拟定随行人员名单。据皇上的意思,皇家围猎当定于五月初。”杨崇笙停了下来,直直地望着楚世涣--若是换做旁人,大概不会觉察到杨崇笙方才的话有什么不妥,可现在坐在面前的是楚世涣,他不会不明白。

    “这怎么可能?”楚世涣果然一下反应了过来,不解地对上他的眼神,随即便继续将自己的疑惑徐徐道来。“这样说来,皇家围猎还有半月。如今大战方结,宁宋虽败,但西边的大晋,从前也只算是西北的一个附属小国,不过近几年陆陆续续吞并了许多周遭小国,也扩展了西北的不少疆域,势力在迅速崛起。若论地理位置,大晋相较于宁宋来讲确实偏远,但最东侧却与我南夏常水毗邻,是为两国边界。”

    说罢,他又看向坐在一旁的杨崇笙。“其实杨兄大约有所不知,依我看,此次宁宋挑起事端,大晋多半也给予了有力的后援。否则只凭宁宋这几十年的军事力量,是断然无法与南夏抗衡如此之久的。大晋身为新立小国,虽风头正盛,但根基不稳,不宜公然与南夏对抗。宁宋有野心攻入南夏,实力却不济,因而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后援出谋划策。大晋立场不定,没有倚靠,也当需找到一个能够起兵我南夏的契机。若是万一两方整顿联手,南夏便需要面临西南两方的攻击。且不说西北是否会施以援手--西北之人一向不涉斗争,想必会确保中立。届时的局面可就不像如今这般还尚有余地可以挽回。”杨崇笙沉默着没有回答。楚世涣随即又接着说:“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