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笑话大了(第1/3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做人要低调!’嗨,这话说来容易做来难啊!别说杨建民一个年仅十几岁的中学生,看看当今官场上那么多落马的曾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有几个是低调的啊!

    高官资本厚,不低调也就罢了,可眼下就连个不入流的小科长,不起眼的小村官不也是高调得很吗?逮着机会便要抖抖威风,嚣张一把,不然怎么会有‘我爸爸是李刚’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呢?

    所以说‘低调’也许就是落魄者的‘无奈’,苦逼者的‘认命’大凡有点‘货色’的家伙,谁愿低调呢?

    杨建民在长江中学这几年,上有校长的格外关爱,或者说是宠爱,周围又有众多同学的敬慕,加上老师们对他时不时夸赞几句,他的自信与自豪也就与日俱增起来!

    大概一个人顺路走惯了,走长了,往往也就逐渐丧失了自省意识。自打升入高中后,杨建民变了,变得越来越脱离班集体了。就因为比别人多读了几本马列书,他甚至有些恃才自傲起来,乃至瞧不起他人了。这里说的‘他人’不光是指他的同学,甚至也包括老师。眼下,在长江中学能让杨建民真正放在眼里的,恐怕也就剩左校长一人了。

    这几天,杨建民正在筹划一个大行动,或者说勾勒一篇大文章。他早已注意到了近一段时间官方新闻媒体上‘批邓反击□□翻案风’的声势越造越大,他也要借此机会炮制一篇‘批邓反击□□翻案风’的重磅文章,争取再次见报。他一脑门装的就是:哼,这回文章若能见报,看谁还敢再说我只会写‘豆腐块’了!

    为增加文章见报的机率,杨建民还煞费苦心地亲自跑到报社,斗胆找到理论部的负责编辑王涛亮明来意。大概是王编辑感到特新奇,居然有这么年轻的中学生来约稿,而且约的还是长篇大作,又听说他还在本报上发过稿,便笑着鼓励道:“小杨同学,我很赞赏你的闯劲,也愿意提供可能的帮助。只要你写的文章有分量有质量,我一定会考虑采用的。”

    有了报社王编辑的这句话,杨建民就像吃了‘枸缘酸西地拉非’一样,浑身一下卯足了劲,当晚便挑灯伏案,奋笔疾书,熬了整整一个通宵,直到黎明时分,一篇洋洋洒洒近万字的批邓檄文终于杀青。

    杨建民兴奋地将文章从头到尾又来回检查了数遍,确信毫无问题了,这才将稿子小心装进一只牛皮大信封,准备当天下午放学后再跑一趟报社。他要将这篇苦熬一宿的心血之作亲自交到王编辑手中。

    当鲜红的太阳已挂上树梢的时候,杨建民一边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一边摇摇晃晃地走进校园。

    上课铃响了,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杨建民勉强从头到尾撑住了,可第二节物理课上课没几分钟,杨建民就渐入神游虚幻之境了。随着眼皮越来越沉,杨建民的睡意是一阵浓似一阵,面对讲台上的老师,也仅见其嘴动,不知其何云。

    物理老师姓朱,名德厚,四十多岁,正当年富力强。其教学风格可用八字形容:既生动活泼,又深入浅出,所以学生们都喜欢听朱老师的课。有些其他班的同学就为能听朱老师的课,甚至吵着闹着要求转班的。所以说,在长江中学物理教学圈里,朱老师敢称第二,就不会有人敢称第一的。朱老师牛啊!

    朱老师的‘牛’不光表现在教学水平上,更多的还体现在其个人魅力上。比如说,他对学生一贯和蔼可亲,没一点架子,堂上堂下都能与学生谈笑风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学生单纯一团和气,该严格的时候,那也是一脸严肃,毫不客气,甚至碰到个别‘刺头生’故意捣蛋的时候,他也真的敢管。这点也是特别令同学们佩服的。要知道那年头‘反师道尊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敢管的老师真不多啊!

    该应杨建民这回要倒霉,怎么就碰上了这么个敢碰硬的朱老师呢?

    朱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