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 章(第1/4页)  童氏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yín,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xìng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作了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yīn谋手段,用dú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联想到父亲的一贯表现,父亲不就是现代的陶渊明吗!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看人家的脸色。可是大队的拖拉机,拖车出故障了,都是父亲去修。尤其是跑运输的小拖车,父亲认为它结构不合理,又重新改造它们,居然成功了。改造后的小拖车,司机的驾驶座比以前舒适多了,前后两部分平衡更好些,整体看更美观大气些。村里无人不叫好。紧接着,就有其他大队的干部找上门来,希望父亲也为他们大队改造小拖车。开始父亲曾为周围大队改造几台。后来左一个右一个上门来请,父亲就没耐心了,于是一一推掉。谁知这一推,有人认为是父亲想拔价,宁可多花几个钱也改,又接连不断地找上门来。

    那一天,父亲把一台改造前的机头开出家门,在我家西胡同里停下来,父亲可能要回屋里找东西,竟然让在旁边的我坐在驾驶座上,我胆子小,不敢坐上去,但又不敢说“不敢”二字。只好拧着头皮坐在上面,老老实实地等着父亲,唯恐车自己走了,我无法驾驭。父亲回来时见我像一块僵硬的木偶,可能感到好笑,也可能当时心情不错,竟然教我手拉拖车cāo纵杆,在车头一个“工”字形的范围内一点一点地活动,车子真的向前缓慢地行走了。霎时,一种莫大的成就感涌遍我周身,我的眼睛也湿润了。父亲有事,忙着把机头开走了。

    长这么大,这是父亲第一次耐心地教我做一件事。他没横眉立眼,也没骂没打。心里的暖流久久的流动着,流动着。这温馨的画面,永久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因为记忆中,里面几乎全是他瞪着大眼睛,气势汹汹、气急败坏地打骂我们的情景。

    ☆、第二十六章

    1975年9月15日星期一天气状况:晴

    今天读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其中对东北地区大雪的描绘极为生动、形象、逼真。读着雪原上战斗的场景,不由自主又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记得那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大雪一场接着一场,以至于整个冬天,我们都是踩着一尺来深的雪上学的。小战的手,被冻得像一个开花的紫馒头,表面上一道道裂口,往外淌着脓水,叫人惨不忍睹。母亲除开雪,找来几个干茄包子,熬水给他洗,可是依然不见效。

    一天,不知因什么事(忘记事情的起因了),惹到了心绪坏的父亲,我又被打了。我当时就尿了棉裤,又顺着裤腿留下来,尿湿了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