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节、朝鲜留学生(第2/4页)  擎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氏逆贼,反倒会是西夷那些商人呢?再说堂堂军旅还要为区区商船保驾护航不成?”张环听着听着老毛病就又犯了,每当听到他不明白的地方总是喜欢刨根问底的问个为什么,当然对于一个太子来说有这种好奇心是一件好事,可对于不知道他身份的姜田来说这种好奇宝宝绝对是让人郁闷的存在,尤其是现在并非课堂上那种师生关系,他所说的一切也都不需要讲明白道理。

    姜田本来想装作没听见继续说自己的,可是他敢这么做,吴远却绝对不敢把太子晾在一边,所以也就搁下笔来同样问到:“学生也有这些疑问,不知先生可否赐教?”

    刘宝铠作为知**当然要替太子说话,而且他老爹给他的任务中也包含了这项内容,所以他同时鼓噪到:“先生就给我等说说吧,这海军除了打杀之外,为何还有这么多道道?”

    姜田一看这架势,也明白他们几个这是摆明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帮人一个个都和海军不沾边,却又对这次的改革如此上心,唯一的可能性便是有人让他们来探听这其中的奥妙,所以无论如何今天要是不给他们讲明白,自己都够呛能指使这帮家伙干活。所以也只好先放下手中的工作看着他们:“既然你们还不明白海军是什么,那我就来给你们讲讲。”

    海军的作用在后世是没有任何争议的,除非某个内陆国家压根就没有海军,否则任何一个沿海国家都知道一支精干有威慑力的海军意味着什么。从马汉著《海权论》开始,海军的各种功能就在不断的被完善,直到后来的美国将其发挥到极致,据说一旦出现了什么突发事件,美国总统总是先问自己的航母在什么位置。放到现在这个时空,对于中国来说小农经济几乎平衡的不可被撼动,当年英国人不就是靠**才撬开了这种贸易壁垒。所以对于中国来说维持一支大规模常备海军是得不偿失的。可是在姜田的讲解中,中国必将逐步打破原先的经济体系,在海外能获得大量的生产物资,比如印度的棉花、日本的铜、西班牙人的银币、以及南洋的锡、各种木材和粮食,这些东西的大规模涌入是不可阻挡的,获得了廉价原料之后,中国的工业必然能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而生产力超出本土消费能力之后必然又会寻找其他倾销的市场,所以不可避免的要让产品再返销会欧洲,最终完成经济上的循环,或者说是剥削。

    那么欧洲国家会如此心甘情愿的用抢来的黄金白银,以及各种原料送给中国去剥削自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国家现在不敢武力威胁中国,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在陆地上征服中国,任何一支欧洲远征军只要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意味着他们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所以现在人家运来的是商品,可你只要显示出衰落的迹象,那下次运来的绝对是军队。如果不能从武力上威胁,那么就一定会用贸易手段达到制衡的目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终端价格,反正这些货物都是他们抢的,也是人家运来的,只要商量好了一起涨价你又能怎样?精美的丝绸与瓷器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你能离开那些高品位的金属矿石吗?现在你能离开廉价的粮食吗?还是说你能找到一个可以挖掘几百年的铜矿而不需要从日本输入?显然未来的中国对于海洋的依赖将是十分致命的,而为了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那么组建一支可以纵横地球的远洋舰队就是顺利成章地选择。当你有能力用海军来威胁别人生存的时候,也就是你称霸世界的时候。

    “说到底任何一支军队,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他们的最终使命都是要维持国家的利益,而当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军队就是本国利益的保障,既然走向海洋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维护自己的海洋利益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就是建设强大的海军,让别人看着你的舰队来担忧这个问题。”姜田的解释不能算是深入浅出,但绝对是通俗易懂,同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