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节、朝鲜留学生(第3/4页)  擎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引用了不少前明的教训,假设明朝中晚期能从海洋获得补给,使国家有能力调运大批粮食赈灾,或者能通过关税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支持对北方的讨伐,那么区区几万满蒙骑兵还会造成亡国的灾难吗?当年北宋灭亡了,南宋为何能一直苟延残喘,还不是因为有一支无敌的水军扼住了长江天险,让蒙古人只能跟襄阳城玩命还搭进去一个大汗才能有机会南下。当年若是也有这么一支水军,当今陛下也用不着和鞑子反复争夺南京。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海军在任何时期都无与伦比的重要。

    这下张环算是彻底明白了,难怪自己父皇总是念念不忘去海外抢点小岛回来。同时另外几个人也算是看出开海通商必然成为本朝的基本国策,田虚海背后的那些人要想阻挡这股潮流,恐怕不用皇帝动手就会被新的利益阶层撕咬得片甲不留,除非……他看看身边的**,除非能和刘家一样,本身也成为新阶级的一员,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利益回报,还能结识这些官场未来的宠儿,任何时代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都是死路一条。但是他看明白了却没有任何用处,自己不能代替那些食古不化的老东西做出正确的决定,甚至连说服自己的父亲都有些困难。

    就在姜田还在对他们侃侃而谈的时候,一个小厮进来禀报,说是那些朝鲜送来的学生已经到了府门,此刻投了拜师贴正等着回话。姜田看了看太阳时间还没到中午,而自己这边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下午还有两节课需要自己亲自上阵,估计也没工夫再一一接见他们,于是就决定在这间工作室集体见个面算就算了。等这一行十三人的留学生进入这间屋子之后,双方都是有点吃惊。首先朝鲜人这边还以为要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的行拜师礼,对于这帮自称小中华的人来说,所谓的上邦礼节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再看这间屋子里乱糟糟的一堆书籍纸张,完全不像是书桌的工作台,以及学生中竟然还有个女人坐在一旁,这都让他们有点不太适应。至于姜田这边,他们主要是诧异于对方的穿着与谈吐,对方并没有穿什么民族服饰,而是一水的标准汉服,如若不是知道他们的身份,恐怕都没人能看出这些是朝鲜人。

    不论双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于是朝鲜人这边走出一人抱拳拱手一躬到底:“学生李再兴率我朝鲜学子拜见先生。”

    这十三个人一起向姜田施礼,一眼就能看出这领头的李再兴估计就是这帮人中地位最高的那个,虽然朝鲜姓李的人很多,但毕竟此时的朝鲜王也姓李,而且这次来的学生据说都是公卿大臣的子嗣,所以说不定这人还和李朝的王族有关系呢。

    “不必多礼。”姜田虚扶了一把算是还礼了,现在他对于这些封建糟粕是越来越适应了:“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几位学长……”

    如果说一开始进屋的时候,这些朝鲜人还只是吃惊于姜田这里不拘小节,可是听完他的介绍之后才发觉真正令人震撼的是这些学长的身份。要说姜田的事迹此时已经传到了朝鲜,尤其是这次租借济州岛事件,在朝鲜的小朝廷里边,对于这位藐视圣人靠着奇技淫巧发家的姜大人是十分的讨厌。但是多年以来事大主义已经深入骨髓的朝鲜人很清楚,自己就算再怎么看不起对方,也不能表现出一丝的不敬,而这次王族与诸位大臣将自家的子侄送来留学,也有着巴结讨好并在天朝培植亲朝派的意思。可就算如此他们也只是些无法继承家业的次子,家族中有希望的长子与读书优秀的好苗子是不会来这里学什么劳什子的科学。但是再看这里的几个学长是什么身份,一个国公的世子,一个伯爵的世子,两个当朝二品的长子和长孙,虽然心月这个学姐出身并不光彩,但那端庄秀丽的仪态愣是让一些年轻的小子两眼有点发直。其实这些都不算是最重要的,身为王族的代表,李再兴很自然的从并不起眼的张环身上发现了某种熟悉的东西,而且看吴远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