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人才三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初,招聘不仅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同时也成了当时官吏的一种重要来源。

    但是,采用登启事、刊广告等形式招聘选贤,也有不少人对此持有异议,认为人才更在于培养,也不失为一家之言。在招聘中,毫无原则地出高价,不择手段地挖墙脚当然不对,但通过招聘,促使人才合理流动,特别是从人才密集的地方向人才缺乏的地方定向流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人才的分布十分不均衡,一般地说,城市多于农村,沿海多于内地,大企业多于小企业。在一些人才密集的地区和企业,不少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有称无职,连技术员的工作也干不上。如同龙陷沙滩,慢慢变得连“虫”都不如。若能让其流动到急需人才的地方,便成为“龙归大海”,必能显出神通。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招贤,会使一些不尊重人才、甚至压制人才的管理者受到心理压力和心理震动,促使他们改变对人才的态度,落实政策。如有的企业,平时对某人才使用不当,但一听说该人才要到外地应聘,便立即予以提拔使用,这种做法,从企业管理方面说,虽然有些被动,但却充分说明,招聘选贤可以成为落实人才政策的强大推动力。

    招聘选贤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形式有张榜招聘、以礼选聘和重金招聘。

    1.张榜招聘

    它是用公告的方式聘请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日本化妆品业著名公司资生堂就采取这一办法招聘一位子公司的职业经理。招贤榜贴出以后,应聘者达100多人。经过一个半月的调查、面试和审议,选中了一个叫樱井孝宏的,此人当时只是一个课长级管理人员,年仅29岁。

    2.以礼选聘

    这种方式是了解到本企业所需要的具体人才对象后,通过关心感化、以礼相待等手段,千方百计招聘进来。史载燕昭王被齐国打败后,决心报仇雪耻。他首先拜访燕国贤人郭隗,询问如何才能得到治国的贤士?郭隗说:“国君如能把贤人当作自己的老师,那么胜过自己百倍的人就来了;如果国君能把贤人当作自己的朋友,那么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来了。如果国君把臣下当俘虏和奴隶,那么惟命是从、拍马溜须的奴才就来了。你如果想广泛选拔国内贤才,并亲自登门拜访,那么天下贤才定会来到燕国……”郭隗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又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立志变革教育,他接受两富翁捐赠的一笔巨款,在风景优美的普林斯顿办起了高等研究院。为此,他到处物色世界第一流的学者。当爱因斯坦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讲学时,弗莱克斯纳求贤若渴,立即前往拜访,并提出了聘他担任教授的请求,但爱因斯坦没有应允。后来,爱因斯坦去英国讲学,弗莱克斯纳又跟到英国再次恳求,爱因斯坦还是没有答应。弗莱克斯纳并不灰心。当爱因斯坦从英国回到柏林附近的寓所,弗莱克斯纳又一直紧跟到那里,再三恳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因斯坦有感于他诚心诚意的邀请,终于答应前往普林斯顿担任终身教授,从此美国成了世界物理学研究的中心。

    3.重金招聘

    采用重金招聘最典型最有眼光的是美国。1945年,盟军攻克柏林。在苏军把德国的机械设备运回国的同时,美国政府却派了一批飞机赴德国,把大批德国高级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战俘运回美国,经考核后以高薪聘用。这些德国科学家对美国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虽然是带有强迫xìng质的,但是美国人这一招确实是相当有远见、相当高超、相当厉害的手段,通过重金招聘使美国人才济济,发挥了巨大作用。众所周知,基辛格是犹太人,布热津斯基是波兰人,布罗门舍也是个犹太难民。他们都是美国显赫一时的政治家。科学家就更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科研计划的费米等十多位教授,就只有一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