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3/4页)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脱颖而出,差企业该淘汰的淘汰。房价最疯狂的岁月已燃为灰土,40岁的中年人也许会在有生之年再次看到疯狂,不过比起1998~2009年,那只是小儿科,好比肺炎之于重度感冒,长江之于钱塘江。

    2010年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一般房产商的好日子彻底走到头,而用于旅游、养老、假期等用途的高档住宅将成为新的热点。

    未来10年,面对25~34岁婚育人口数量的萎缩,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政府在房地产(主要为卖地收入)上的财政收入面临着市场剧烈动dàng的风险。由此,政府在房地产上的财政收入,将会逐步与市场的兴衰变化脱钩。或者说政府在“房子”的财政收入的稳定xìng上力求有所作为,比如物业税的推出。而物业税的推出必定在2010年大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成之前。利益大头的政府在行动,积极自救,房地产的利益集团必将松绑(未必会分化)。但是这个并不意味着房价的崩溃式下跌。物业税征收必定是全民xìng的,至多先富人后穷人,先两三套的后一套的。“一套不征,二套狠征,三套往死征”,这是一相情愿。总体而言,新游戏中,地方政府对房价的托手,从两只变一只,百姓将是赢家,政府平局,开发商是输家。如果地方政府不彻底撒手,输家殊死拼搏,未来10年房价不会崩溃式下跌,而是长期缓陧向下。

    火暴房地产带来的房价上飙,让地方政府的“主食”日益精美。一般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至少50%以上来源于房地产,据说徐汇区的房地产收入是上海市最低的,也在30%左右。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大于GDP也是源于房价上涨和市场的火暴。为什么我们知道某些地方官员在地产行业里面很是腐败,可又很少听到相关官员的落马?只怕与政府暧昧的态度有着很大关系。

    而人口结构问题,将彻底摧毁这种利益链,一举成为房价泡沫破灭的引bào器。因为中国的买房大军,一夜之间像潮水般不知退向哪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中国大量过剩的住宅和建筑房产业大军,望着空dàngdàng的房子而目瞪口呆。

    横向对比,英国、德国、日本人均国土面积分别只有中国的55%、59%、40%,但人均住房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分别达38平方米、38平方米、31平方米。如果光用人均国土面积来计算,中国人口即便超过20亿,人均住房面积仍可比英、德、日要多,土地的数量根本不是问题,也丝毫不是什么稀缺资源。实在不行,填海成本也极低。

    再来看,中国1978年人口为9.6亿人,其中城市人口只有2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2007年中国人口近13亿人,城市人口超过4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却达到28平方米。1950年美国人均住房也只有26平方米,现在人口增加l倍,而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一倍多,超过70平方米。阿根廷人均土地面积是美国的2.1倍,但是2005年阿根廷人均住房面积只有22平方米,不但远比美国少,甚至比中国还5.-o.俄罗斯面积远多于美国,人口不到美国的一半,但是2006年俄罗斯人均住房面积只有20.8平方米,比中国还少,计划到2015年赶上中国现在的水平。

    当今世界经济是泡沫式的经济。维持泡沫,必须有等量以上的后继资金持续注入,一旦后来者数量大幅下降,必然导致泡沫的破灭,股市如此,楼市亦然。

    从人口统计学来观察,我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楼市疯狂上涨之后,当25~34岁这个群体数量走到历史低点或附近,一个国家的楼市就会崩溃(我将其命名为“25~34岁泡沫预测定律”)。为什么?因为这个群体正好是婚育年龄,买房是一种“刚xìng需求”,一旦这种“刚x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